土地承包合同啥时候会解除?这5种情况农民必须知道!

时间:2025-06-10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土地承包合同啥时候会解除?这5种情况农民必须知道!

土地是农民的 “命根子”,但遇到特殊情况,土地承包合同也可能面临解除。搞不清其中门道,很容易吃大亏!今天乡村振兴调研员小政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带大家捋一捋哪些情形下合同会解除,帮咱守住土地权益。

一、耕地荒废超两年,合同可能被收回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承包方连续两年弃耕抛荒,村委会可报经乡镇政府批准后,收回土地重新发包。很多农民朋友外出打工,土地长期闲置长满杂草,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了。不想种地,可以通过合法流转把土地租给他人,既能避免土地浪费,还能有一笔租金收入。

二、全家 “农转非”,承包地该何去何从

全家户口都转为非农业户口,承包地怎么办?《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户口的,应当将承包地交回村委会;不交回的,村委会可依法收回。不过,如果是迁入小城镇,承包地可以保留,也可以选择流转或退出。

三、土地被依法征收,合同自动终止

因国家建设需要,比如修建高铁、建设产业园,承包地被全部依法征用,这种情况下,土地承包合同自然终止。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承包方有权获得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合理补偿。但要注意,补偿款分配需经村民会议讨论,村委会不得私自截留。

四、丧失劳动能力,可自愿放弃承包权

因伤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实在无力耕种土地,且子女也不愿接手,这种情况可以向村委会提交书面申请,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经同意后办理退出手续,村委会会将土地重新分配或流转。退出前要结清相关税费,原有地上附着物仍归个人所有。

五、天灾损毁土地,可协商解除合同

遭遇洪涝、地震等不可抗力,土地严重破坏无法继续耕种,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 “情势变更” 原则,可与村委会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还能申请减免承包费用。记得及时拍照、录像固定灾情,向农业农村部门申请灾害认定,争取相应补贴或重新分地。

土地政策关系着咱农民的切身利益,遇到这些情况要及时依法处理。你家在土地承包中遇到过类似问题吗?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出主意!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现面向社会,广纳贤才,诚邀有志之士成为我们的特约编辑,密切关注廉政信息,全力推动依法维权进程,助力依法行政的有效落实。请通过以下电话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与我们联系。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