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企业敢造假?罚到他再也不敢

时间:2025-08-06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种子企业敢造假?罚到他再也不敢

咱农民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买种子就跟买希望似的。可要是碰上黑心企业卖假种子,那真是欲哭无泪。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常跟农资店老板们念叨:“种子造假可不是小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八十三条的板子,专打这种歪心思!”

去年开春,邻村的王老五揣着攒了半年的积蓄,在镇上农资店买了袋 “高产抗虫棉种”。包装上印着 “亩产千斤,蚜虫不沾”,老板拍着胸脯说这是 “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王老五信了,把自家五亩地全种上了。结果到了坐桃期,棉铃一个个掉,蚜虫爬得跟黑毯子似的。他蹲在地头数了半天,一亩地能收的棉花还不够一麻袋,气得直骂娘。

后来才知道,这种子根本不是什么新品种,就是普通棉种换了个包装。企业为了多赚钱,不仅改了品种名称,连抗病数据都是瞎编的。县农业局的人带着专家来地里看时,王老五媳妇哭得直抹泪:“这可是孩子下半年的学费钱啊!” 最后查实,这家企业光在咱们县就卖了三百多袋假种子,罚了他们两百多万不说,以后再也别想申请新品种审定了。受损的二十八户人家,每户都拿到了赔偿款,虽然耽误了一季收成,总算没白受委屈。

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在村里大喇叭里讲这事时,特意嘱咐:“买种子别光看包装上的漂亮话,多问问村里种过的老把式。真要是种出问题,赶紧找农业部门,把包装袋、购种发票都留着,这些都是证据。” 现在王老五见人就说:“以后买种子得瞪大眼睛,咱农民的血汗钱,不能让骗子轻易骗走!”

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招募特约编辑,关注廉政信息,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jpg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