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和学校不只是搞研究,还得帮咱农民用新技术

时间:2025-08-15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农科院和学校不只是搞研究,还得帮咱农民用新技术

村头的葡萄合作社最近来了群特殊的客人——省农科院的研究员带着学生,在大棚里蹲了半个月,愣是把“葡萄避雨栽培”的技术摸得透透的,还编了本顺口溜手册教给社员。这可不是偶然,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十六条提醒:农业科研单位和学校不光要搞研究,还得把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能用得上。

就像去年,县农校的老师听说咱村土豆总受晚疫病影响,主动把这问题列为研究课题。他们在学校试验田试了十几种农药配比,最后找出了 “早喷预防 + 生物防治” 的法子,还派学生驻村一个月,手把手教大伙配药、打药。秋收时,用这技术的农户,土豆损失率从三成降到了不到一成。更让人高兴的是,这些老师的职称评定,还把推广技术的实绩算成了重要考核项,难怪他们跑田间比跑实验室还勤。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在报道中举了个更远的例子:西北某农科院培育出抗旱小麦种,研究员们拉着种子袋,跟着播种机跑了五个县,现场指导农民播种深度和密度,就怕好种子因为方法不对没长好。“科研成果藏在论文里不算本事,种到地里结出粮食才是真功夫。” 中心在乡村广播里这话,说到了农民心坎里。

现在合作社的葡萄熟了,按研究员教的 “分批采摘 + 保鲜剂配方”,损耗少了一半,收购商给的价都高了两成。社员们说:“以前觉得专家在象牙塔里,现在才知道他们的论文,能变成咱口袋里的钱。”

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招募乡村振兴调查员,关注廉政信息,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jpg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