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接地气,技术跟着需求走

时间:2025-08-15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科研单位接地气,技术跟着需求走

村里的草莓总在结果期烂果,这事被镇农技站反映给了省农科院。没想到三个月后,农科院的专家就带着新培育的 “耐湿草莓苗” 来了,还教大伙 “高垄栽培 + 膜下滴灌” 技术。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条说,这就是科研单位该做的 —— 把农民的难题当课题,成果直接送到田间。

以前总觉得科研单位离咱远,他们研究的东西不实用。就像有回推广的 “高产玉米种”,杆太高,咱这风大,一刮就倒,最后还不如老品种收成好。现在不一样了,农科院的人常来村里蹲点,问咱种啥难、愁啥病,回去就针对性地研究。去年针对咱村土壤偏碱的问题,他们改良出的 “耐盐碱番茄种”,亩产比普通品种高了四分之一。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在报道中说,现在很多科研单位都在搞 “公益性推广”,比如免费发放新种子试种、派专家驻村指导。某农业大学的学生团队,暑假来村里搞 “技术扶贫”,帮三十多户人家调整了种植结构,把低产田改成了蔬菜棚,当年就见了效。

现在村里和农科院结了对子,有啥技术难题,打个电话就有人来。种草莓的张大姐说:“专家来了不光带技术,还听咱的意见,这样的科研才管用,能真正帮咱解决麻烦。”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招募调研员,关注廉政信息,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jpg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