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4-11-20     来源:本网     作者:澜沧县 雷宇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广大基层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突出源头治理,走好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开创基层治理时代新篇章。

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提高基层“凝聚力”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只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基层治理才能“步伐舒展”“久久为功”。党员首先要担当有为、率先垂范做好基层治理的“领头羊”,带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引领村民共同参与到乡村建设、治理和决策中,让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使分散的力量凝聚成强大的治理合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让基层治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次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时高质量完成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提高基层党员素质、压实工作责任使党的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同时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推行“党建+”模式,避免故步自封的“老一套”,加快探索基层治理与基层党组织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规范化、多元化水平。

坚持人民至上,守护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提高基层“执行力”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人民的幸福,只有把“人民”二字牢牢刻在心中,以群众满不满意、愿不愿意、高不高兴作为衡量基层治理成效的标准,才能真正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从医保收缴到老旧小区改造,从孤寡老人的关怀到“雨露计划”的落实,不论事情轻重,只要关系到群众,就是基层的“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学习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不断提高群众在生活中的幸福感。

突出源头治理,破解基层工作的潜在问题,提高基层“洞察力”“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基层治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如自然灾害、社会矛盾、突发事件因此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要具有前瞻性防患于未然,以免“因小失大”首先在平时要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增强党员干部的应急知识培训,提升基层对突发问题的解决水平,对各类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减少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的损失,最大程度守护好群众的利益。同时,还要注重社会矛盾的排查和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力度,把解决人民的“急难愁盼”作为落脚点,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干涉,及时打通化解纠纷的通道”,竭尽全力做到矛盾“就地解决”,从而,降低基层治理的成本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保障基层社会的井然有序、稳定和谐。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