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调解纠纷,村里调解和法院调解有啥不一样?

时间:2025-06-25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都是调解纠纷,村里调解和法院调解有啥不一样?

张叔和李婶为了宅基地边界吵了半个月,村调解委员会好不容易劝和了,可转头李婶又反悔了——这事儿在村里常见不?今天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就说说:村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和法院调解,到底哪儿不一样。

一、先看村里的调解:有约束但难“硬气”

老乡们找村调解委员会解决纠纷,达成的调解协议就像 “君子协定”:

有约束力但没强制力:双方签字后得自觉遵守,比如约定“张三赔偿李四 500 元”,张三要是赖账,李四不能直接找法院强制执行,只能再协商或去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人民调解法》第 31 条规定,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但第32条也说了,一方不履行时,另一方可向法院起诉。

二、再看法院的调解:一张调解书等于“判决书”

要是纠纷闹到法院,法官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可就不一样了:

签字即生效,不履行能强制执行:比如法院调解后出具的调解书,送达双方后就像判决书一样有效。如果对方不按约赔偿、腾房,你能直接拿调解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查封财产、划扣存款。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97条明确,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具有法律效力”,和判决书具有同等执行力。

三、老乡该怎么选?

小事小纠纷:先找村调解委员会,省时省力,还能不伤邻里和气;

涉及金额大、怕对方反悔:直接走法院调解,拿调解书更有保障。

你家遇过调解纠纷吗?最后怎么解决的?评论区聊聊,让更多老乡心里有数!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现面向社会,广纳贤才,诚邀有志之士成为我们的调查员,密切关注廉政信息,全力推动依法维权进程,助力依法行政的有效落实。请通过以下电话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与我们联系。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jpg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