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拆迁协议也能不算数?这5种情况协议无效,农民别吃亏

时间:2025-07-22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签了拆迁协议也能不算数?这5种情况协议无效,农民别吃亏

“拆迁协议都签了,还能不算数?”不少农民朋友觉得签了字就板上钉钉,其实有些情况下,哪怕签了字,协议也是无效的。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告诉大家这5种情况要记牢,别稀里糊涂吃了亏!

一、被吓唬、被骗着签的,不算数

《民法典》第 148 条、150 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比如拆迁方说“不签就强拆,补偿一分没有”,或者隐瞒“附近要建垃圾场”等关键信息骗你签字,这样的协议无效。

二、和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签的,白签

《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协议不算数。

三、没合法拆迁许可,协议无效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8条规定,征收房屋的,必须有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征收决定。没有这个许可,拆迁本身就违法,签的协议自然无效。

四、协议内容违法的,等于废纸

比如协议里写“拆房后不补安置房,只给少量现金”,但当地规定“必须提供安置房”,这种违反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让协议无效。

有个村的拆迁协议,约定“占用基本农田建安置房”,因违反《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不准非农建设”的规定,被法院判定无效,重新制定了合规方案。

五、法院判决无效

如果对协议有疑问,起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判决协议无效。这时候,双方得重新协商补偿,或按法院判决执行。

签拆迁协议前,先看对方有没有许可、自己是不是自愿、内容合不合规定。别被“签字有奖励”“不签就吃亏”忽悠,拿不准就找懂法的人看看。你家拆迁时,协议是咋签的?评论区聊聊~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现面向社会,广纳贤才,诚邀有志之士成为我们的特约编辑,密切关注廉政信息,全力推动依法维权进程,助力依法行政的有效落实。请通过以下电话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与我们联系。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jpg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