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的人上门了?先问清这3个问题,不然可能吃亏

时间:2025-07-22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拆迁的人上门了?先问清这3个问题,不然可能吃亏

“有人上门说要拆迁,让咱签字,该不该信?”不少农民朋友一遇到拆迁人员上门,就慌了神,稀里糊涂被牵着走。其实别急着表态,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提醒大家先问清这3个问题,心里有底再谈,才不会吃大亏!

一、先问“你们是谁”,看清楚身份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5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上门的人必须亮明身份:

是市、县政府的征收部门工作人员,还是受委托的拆迁公司?(委托的要有书面委托书);

有没有工作证、单位出具的拆迁授权文件?

记住:说不清来路的,一概别理!

二、再问“为啥拆迁”,分清是“政府行为”还是“商业开发”

这两种情况,补偿和处理方式大不同:

政府征收(比如修公路、建学校):有法定流程,补偿标准按《土地管理法》来,必须有征收决定公告;

商业开发(比如开发商建小区):属于自愿买卖,你可以不同意,补偿得双方协商满意才行,不能强拆。

三、最关键:问清“补偿标准”,要文件、记细节

不管是哪种拆迁,都得让对方拿出正式的补偿安置方案,看清楚这几点:

补偿款多少?啥时候给?(比如 “每亩地补5万,签协议后30 天到账”);

安置房在哪?多大面积?公摊多少?有没有房产证?(别信口头承诺,要写进协议);

过渡费咋算?搬家费给多少?(比如“拆迁后到交房前,每月给2000元过渡费”)。

按《征收条例》,补偿方案必须公开,你有权索要复印件,看不清的地方当场问明白,别留模糊说法。

最后提醒:全程录音,别怕得罪人

《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录音属于合法证据。对方说的补偿承诺、身份信息,都可以悄悄录下来,万一后续有纠纷,这就是铁证。

拆迁是大事,房子和地是咱的根,别急着签字。问清这3个问题,看清文件,录好音,才能稳稳当当地谈补偿。你家遇到拆迁时,先问的啥?评论区分享下经验~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现面向社会,广纳贤才,诚邀有志之士成为我们的特约编辑,密切关注廉政信息,全力推动依法维权进程,助力依法行政的有效落实。请通过以下电话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与我们联系。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jpg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