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琼州东风 兴北疆虾业——内蒙古赴海南对接对虾产业

时间:2025-11-19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2025年11月12-15日,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第二届海南省对虾产业交流对接活动在海口隆重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携相关技术推广部门、养殖企业代表组团参会,与全国8个省区近300位行业同仁共商对虾产业发展大计,为内蒙古对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探寻跨区联动新路径。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胡有林参加活动并致辞。

  胡有林主任表示,此次琼州之行是落实两省区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具体举措,是深化交流合作之旅,更是学习之旅。内蒙古与海南的合作历史悠久,早在1999年内蒙古就在海南建立了南繁基地,近些年通过南繁基地项目以及“琼蒙携手·虾苗兴农”活动,两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此次再度相聚,期待与海南的企业家、专家们碰撞出更多火花,在对虾养殖及盐碱地开发领域开辟新路径。希望在三大方面实现突破:建立"海南苗、内蒙古养"的常态化种苗供应机制;联合攻关盐碱水养殖适配品种选育、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探索从苗种培育到养殖加工、品牌营销的全链条协同发展模式,让南北资源的优势互补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

  

  

  

  在签约仪式环节,我区3家技术推广部门、20家养殖企业(合作社)与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签订对虾种苗意向订单1.075亿尾。此次签约成为内蒙古与海南深化合作的重要见证,标志着蒙琼在跨区产业联动上迈出坚实步伐。

  

  

  

  在专题交流环节,海南对虾产业的发展经验让内蒙古参会代表深受启发。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天密介绍,海南虾苗已形成以南美白对虾为主导的多元产业集群,且在盐碱地区推广成效显著,这与内蒙古的产业需求高度契合。更令人振奋的是,海南虾苗正从单一"卖苗"向"卖标准+卖技术+卖服务"转型,将提供高品质苗种、高标准养殖方案和高效率售后服务,这恰好能破解内蒙古在盐碱水养殖中的技术瓶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黄建华研究员针对西北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要点分享,从淡化标粗到水质管理的实操指导,为内蒙古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在实地观摩环节,内蒙古参会代表先后走进文昌市、东方市和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多家对虾种苗企业,近距离感受海南虾苗培育的全流程,详细了解疾病防控、养殖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关键环节。整洁规范的育苗车间、成熟完善的技术标准、高效专业的服务体系,让代表团成员对海南虾苗的品质与配套服务充满信心,也进一步坚定了深化合作的决心。

  此次海南之行,内蒙古代表团不仅与海南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渠道,更带回了先进的养殖理念与技术方案。下一步,内蒙古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本地盐碱地资源优势,借力海南的种苗技术与服务支撑,推动盐碱地对虾养殖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让跨区联动的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实效,助力内蒙古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开辟新赛道、实现新跨越。


原文链接:https://nmt.nmg.gov.cn/xw/nmyw/202511/t20251117_28182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