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组工干部“三角色”,谱写组织工作新篇章

时间:2025-06-24     来源:     作者:景东县 刘祥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组工干部作为组织路线的忠实执行者,是联通党心与民意的“纽带”、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人”。新时代新征程,肩负新使命新要求,组工干部要转变角色意识,勇担职责使命,当好“服务员”“搬运工”“清洁工”三重角色,切实把组织工作做实、做深、做出温度、做到人心。

当好干部群众的“服务员”,架起干部群众“连心桥”

服务是根本,服务是初心。组工干部不是“衙门口”的办事员,而是奔走于干部群众之间的“服务员”。要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把组织温度送到“最后一公里”。面对基层干部的困惑诉求,面对人民群众的信任托付,必须做到心中有责、眼中有光、手中有活,带着使命干工作,怀着敬意听民声。要在“上情”与“下意”之间找准坐标点,把组织温度传递给每一位干部,把群众关切反馈到每一项决策,真正做到“为干部解忧、为群众解难、为组织解题”。在谈心谈话、调研走访等日常工作中,更应以“窗口服务”的标准、以“店小二”的精神,做到“来有应声、去有回音”。通过高质量的服务让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度与关怀,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当好精准选才的“搬运工”,建好干部队伍“蓄水池”

组织工作,说到底是“用人”之道。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干部,组工干部就该精准识人、科学用人,做一名穿梭在“选育管用”之间的“搬运工”。搬的是人,承的是责,定的是岗,用的是才。要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把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在关键岗位精准投放,在急难任务科学匹配,在长远发展统筹布局。不能“搬错了位置”,更不能“抬高了门槛”,既要发现“千里马”,也要善于“赛马识马”,让肯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收获。组工干部要练就一双慧眼,在实践中识人、在风雨中辨人、在关键时刻用人,用人之道“搬”出新气象,推动组织肌体充满活力、持续造血。

当好干部监督的“清洁工”,守护组织肌体“强与净”

干部监督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也是一项“刀刃向内”的任务。组工干部要主动扛起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勇当监督前线的“清洁工”,在干部队伍中“扫灰尘、治杂质、清沉疴”,时刻保持组织肌体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清洁不是风过无痕,更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动真碰硬,查得清、纠得准、治得狠。对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敢于“亮红灯”、勤于“敲警钟”,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避免“亚健康”拖成“重病症”。要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有干劲、有奔头。让“庸懒散浮拖”无处藏身,让心存侥幸者有所忌惮、干事创业者心无旁骛,真正实现“净化一批、激励一片、带动一方”的良性循环。

服务员的角色,为干部群众描摹出温暖贴心的底色;搬运工的担当,为选人用人勾勒出科学精准的轮廓;清洁工的守正,为干部监督擦亮风清气正的本色。组工工作无小事,事事关大局。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放下架子、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在履职中砥砺本领,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