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 在“三重淬炼”中成长成才

时间:2025-06-24     来源:     作者:景东县曼等乡人民政府选调生 王开雪

“精钢百炼,利刃千磨。”青年干部的成长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锻造。唯有主动投身基层熔炉、实践战场和群众课堂的“三重淬炼”,真正走进基层、走入实践、走向群众,方能淬炼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才能在新时代征程中长本领、扛重担、闯难关。

第一重淬炼:以基层为铁砧,锻造钢筋铁骨。基层既是锤炼本领的磨刀石,更是读懂中国最生动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干部要“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群众疾苦、化解基层难题中练就“铁肩膀”“硬脊梁”。从乡村振兴到矛盾纠纷化解,从产业振兴推进到民生福祉保障,每一项工作都是对意志的磨砺、对能力的考验。青年干部要把基层工作当成“家务事”,将破解基层发展困境、民生发展难题视为己任,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把办公桌设在项目现场,把走村入户、东奔西跑作为家常便饭,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基层工作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为这片深情沃土贡献青春力量。

第二重淬炼:以实践为熔炉,熔铸实干担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年轻干部,“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新时代的基层工作,既要应对传统治理难题,也要破解数字化、现代化转型中的新挑战。若因“多做多错”的思想而畏首畏尾,便难当大任。青年干部需摒弃“坐而论道”的虚浮,应主动奔赴基层一线,以实践为熔炉,踏访乡村阡陌,走进百姓家门,走访车间工厂,要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担当,放下“官架子”,走出“舒适区”,沉下“身子骨”,让为民初心在担当作为中熠熠生辉。

第三重淬炼:以群众为老师,冶炼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青年干部的成长,本质上是与群众“双向奔赴”的过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的急难愁盼,是检验干部初心的“晴雨表”;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青年干部要带着“空杯心态”以群众为老师,冶炼为民初心,学会走进市井巷陌,用群众的语言沟通,在“家长里短”中读懂民生,在“柴米油盐”里体察民情,在“牢骚声”里找准问题,从“一碗擂茶半瓢姜”的生活哲学里参透治理的真谛,把群众创造的“土方子”转化成政策“好锦囊”。更重要的是,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官僚习气,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自身的“履职清单”,用“真抓的作风”和“会抓的本领”将惠民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