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要常用常新

时间:2025-08-12     来源:     作者:景东县林街乡党建办 雷嘉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与时代重任。笔者认为“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要在田间地头下实功夫、真功夫,为老百姓做真事、做实事。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的“较真探头”。再好的政策,落不到实处就是一张白纸,要学会沉到一线“抓活鱼”,常下河边沟渠看污水偷排治理是否真见效,深入田边地头查秸秆禁烧、垃圾清运是否真到位,紧盯乡村小作坊防明关暗开、违规复产。对悬挂的“河长”“林长”牌,不能只看“面子”更要查“里子”,核查日常巡查是否动真格、管理责任是否扛在肩,坚决防止“挂名式”履职。对落实打折扣、搞变通,借环保项目“捞油水”,搞选择性执法等行为,必须铁面执纪、严肃问责、形成震慑,真正打通堵点、破除梗阻,让惠民利民政策在基层生根发芽,变成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以“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较真劲,做向污染背后“微腐败”“慢作为”亮剑的“执纪尖兵”。民之所怨,剑之所向。严防环境执法检查走过场、软绵绵现象;惩处对群众环境诉求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作风顽疾。对这些啃噬群众利益、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的“微腐败”和衙门作风,发现一起、严查一起、绝不姑息。尤其对数据造假、阳奉阴违、遇事甩锅等消极应付、不担当不作为者,更要当头棒喝、露头就打。

以“事事见底见效”的务实心,做推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治理帮手”。监督不仅为纠错,更在于治本促防,要跳出“救火队”模式,争当“预警哨”“补网匠”。在监督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引导基层完善制度机制,推动生态补偿资金阳光运行,防止环保任务转嫁为群众负担,保障村务监督、环保举报等群众参与渠道高效畅通。要死盯硬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在基层的整改落实,对“假整改”“纸面整改”敢于揭盖、一追到底,确保真整改、改彻底、见长效,真正从源头上堵漏洞、补短板、强筋骨,扎紧扎密制度的笼子,以常态化长效化治理守护好绿水青山。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