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果百香 领鲜味来——贵州省第二届猕猴桃品鉴活动成功举办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0-16     来源:     作者:全国乡村振兴调研员彭兴芝

图片1

1015日,贵州省第二届猕猴桃品鉴活动在贵阳市观山湖区天一国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贵州省水果行业协会主办,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贵州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单位指导,贵州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省植物园、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阳市农业农村局、修文县农业农村局、水城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支持,由贵州省贵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图片2

本次品鉴会汇聚了全省各地猕猴桃种植企业、合作社及果农代表,共计43个样品参赛。参赛产品品种来源清楚、外观整洁、着色均匀、大小匀称,均符合严格的品鉴标准。评审环节由业内专家、行业主管部门代表、商超及消费者代表共同组成评审组,通过“打分+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对参评猕猴桃的外观、内在品质及口感等进行综合评定。

图片3

专家评审组专家、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员向青云指出,我省主推的“红阳”“贵长”两个猕猴桃品种经过系统培育,品质实现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由科研单位引进的“华金3号”新品种表现优异,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她表示,贵州作为猕猴桃的原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野生种质资源,是培育优质新品种的重要基础。希望依托这一优势资源,科研团队持续攻关,持续选育出更多可与国内外知名品种媲美的优质猕猴桃,进一步推动贵州猕猴桃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4

大众评审组专家、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副站长付浩强调:“要将猕猴桃作为产业突破点来精心打造,擦亮贵州猕猴桃这张名片。希望各经营主体、专家和各级领导坚定产业信心,共同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在品鉴环节,评审组细致品尝了各产区猕猴桃,从果形、色泽到风味、质地进行全面评估。现场果香四溢,绿肉、黄肉和红肉等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各具特色,或酸甜适中,或软糯多汁,展现了贵州猕猴桃产业的多样性和发展潜力。

图片7

专家评审组组长、贵州省植物园书记、主任李苇洁研究员回顾了贵州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历程:“早在90年代,我就参与过修文地区的猕猴桃种植培训。当时预测这一产业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实现大发展。如今,猕猴桃产业不仅迎来了丰收期,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8

针对产业现状,专家评审组专家、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首任主任李明章老师提出建议:“应集成研究和应用全产业链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以开放思维引进优质、抗性强的黄肉和红肉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值。”

图片9

品鉴会主持人、贵州省水果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余江平表示:“多年来,贵州猕猴桃产业发展历程充满挑战,今年迎来大丰收。今天举办猕猴桃品鉴会,旨在宣传推广贵州猕猴桃,通过专家品鉴和大众评判,优选高品质产品,共同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最终评选出金奖、银奖和优秀奖,并为获奖者颁发奖金、奖牌和荣誉证书。

本次品鉴活动不仅展示了贵州猕猴桃产业的丰硕成果,更为产区间的技术交流和品种优化提供了平台,对提升"贵果"品牌影响力、推动贵州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王江南

校审:梁露露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