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稳粮仓 特色品牌促增收

时间:2025-11-04     来源:本网     作者:全国乡村振兴调研员彭兴芝

近年来,贵州省平塘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以品牌引领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提质增效、稳粮与增收并重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在黔南大地上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画卷。

图片1

科技驱动,粮食生产实现质效双升

平塘县始终将粮食安全摆在首位,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不断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

技术突破:再生稻实现“一种两收”

平塘县成功引进并试验种植多年生稻,取得显著成效。该稻种在头季收割后,稻桩可再次萌发生长,实现“一种两收”,有效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突破性技术,不仅使亩产得到大幅提升,更省去了第二季的耕田、育苗、插秧等环节,显著节约了生产成本与人力资源,为山区粮食生产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图片2

精耕细作:单产水平稳步提高

在者密镇等粮食主产区,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科学水肥管理,水稻单产记录不断被刷新。2023年,产区早稻普遍迎来丰收,亩产最高可达约一千五百斤,较往年实现显著增长。这片土地上辛勤的汗水,正转化为更沉甸甸的收获。

图片3

产业链延伸:“贵芗”香米从田间到餐桌

平塘县积极推动粮食产业从“生产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水稻从“田头”到“工厂”的无缝衔接。所打造的“贵芗”香米等本土品牌,凭借优良品质赢得了市场认可,完成了农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关键一跃,让农民的辛勤耕耘获得了更丰厚的回报。

品牌引领,特色产业激发振兴活力

在稳住粮食基本盘的同时,平塘县深挖山地资源潜力,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让“土特产”变成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图片4

金字招牌:“天眼蜂糖李”获双认证

“天眼蜂糖李”是平塘特色产业品牌化建设的典范之作。其先后荣获“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这标志着其在独特风味与安全品质上均获得了国家级权威背书。品牌价值的提升,直接带动了市场售价与销路的双提升,使得一颗颗甘甜的李子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走向全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图片5

产业增效:小果子带动大民生

目前,平塘县蜂糖李种植面积已达3.01万亩,预计年产值达4750万元。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富了果园业主,更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就业,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近工作岗位。据统计,该产业每年发放的务工工资近200万元,切实将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展现了强农富民产业的强大带动效应。

图片6

标准输出:鲜鸡蛋实现出口“零的突破”

在特色养殖领域,平塘县同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生产的鲜鸡蛋成功达到供港标准,已累计向香港地区出口433万枚。这“零的突破”,是平塘农业标准化、国际化水平的有力证明,为全县农产品质量树立了崭新标杆,极大地提升了平塘农产品的市场信誉和对外形象。

仓廪实而根基稳,产业兴则乡村活。平塘县正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精心书写着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平衡之道。未来,平塘县将继续沿着这条“特而强、精而美”的农业发展道路坚定前行,让希望的田野孕育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注: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王江南

校审:梁露露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