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关于印发收籽油菜越冬管护保丰收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桂农技发〔2022〕35号))

时间:2023-01-03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各有关市、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区粮食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及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粮油生产工作视频调度会要求,切实加强收籽油菜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培育壮苗,夯实油菜丰收基础,我站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收籽油菜越冬管护保丰收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有收籽油菜种植的市、县(市、区)结合本地生产情况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022年12月29日

  

                     广西收籽油菜越冬管护保丰收技术指导意见

  根据2022年12月中旬油菜苗情调查,受干旱天气因素影响,我区大部分地区直播油菜播期推迟,补播重播比例较大,油菜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垄情况较为突出;苗情旺弱并存,大多以弱苗、三类苗为主,全区一类、二类苗比例合计不足50%,部分地区抢墒早播地块出现早播苗旺长、提前抽薹见花现象,不利于油菜安全越冬;同时,干旱和迟播双重影响导致油菜开盘封行晚,田间杂草和虫害呈加重发生态势,对丰产不利。据气象部门预测,2023年1月有3次冷空气影响,高寒山区可能有雨雪冰冻天气。2023年1月降水量大部地区偏少1~5成,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冬春连旱,平均气温大部偏高0.1~1℃,桂南部分地区偏低0.1~1℃。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收籽油菜苗情、虫情、旱情等监测研判,围绕促弱、控旺、抗旱、防寒、防病虫草害等重点,开展收籽油菜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助力培育壮苗,确保油菜安全越冬,努力夺取油菜丰收。

  一、加紧移苗补稀

  因干旱原因播种较迟,出苗不齐的田块,按照“苗不挤苗、叶不搭叶”的原则间除窝堆苗,拔除病弱苗、异型苗,保留健壮苗。对明显缺苗地块,及时从出苗较好、品种相同的田块间苗移栽补苗,提高群体密度和整齐度。

  二、追肥促弱转壮

  抓住雨前有利时机亩施5~10公斤尿素提苗,或喷施叶面肥、淋施水溶性肥料等,促进壮苗。

  三、科学控旺保稳

  油菜早薹早花会导致植株营养生长不够,对产量形成不利。对于旺长田块,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控叶促根,增强植株耐寒性。对于出现大面积早花的田块,及时摘薹。应在油菜抽薹至10~25厘米时摘去6~9厘米薹尖,摘薹后及时喷施杀菌剂减少病菌侵染。后期及时追肥补充营养,追肥应减少尿素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四、抓好抗旱排涝

  据气象部门预测,2023年1月我区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冬春连旱。要广辟水源,增加池塘、水库蓄水,合理调度灌水,采取“跑马水”、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无灌溉条件的区域,可通过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生长调节剂等方式增强油菜植株抗旱能力。此外,干旱会降低硼肥的吸收利用,干旱发生较重的地区在蕾苔期可喷施水溶性硼肥,防止出现“花而不实”。我区一般于2月下旬开始进入雨季,在雨季到来前要疏通“三沟”,确保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低田间湿害,防止油菜黄叶烂根。

  五、注意抗寒防冻

  高寒山区要做好低温冷害防御。在“小寒”前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壅蔸,提高根系抗寒能力;有条件的可覆膜盖草保温保墒,或及时冬灌,减轻冻害影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急剧降温前2天结合追肥喷施碧护、芸苔素内酯、新美洲星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油菜防寒抗冻能力。

  六、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密切关注黄曲条跳甲、蚜虫、菜青虫、菌核病、根肿病等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蚜虫可用噻虫嗪或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菜青虫可用溴氰菊酯或阿维菌素防治;菌核病分别在初花期、盛花期施用菌核净或多菌灵防治;发现根肿病要及时清理病株,初期用氟啶胺溶液灌根处理,或结合虫害防治,用氟啶胺加吡虫啉叶面喷施。及时进行浅中耕锄草,抑制杂草生长,可同时减轻病虫源危害。或用盖草能、烯草酮等防除禾本类杂草,阔叶杂草可用高特克喷杀。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njtg/wjtz/t149625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