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石泉县桑旅融合发展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时间:2023-04-04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枚蚕织出一根丝,一根丝织成一条链,一条链绘出和美乡村新蓝图。秦巴石泉,金蚕之乡,悠久的农耕文化世代传承,蚕桑文化在这里萌芽生根,醉美桑海、天空之境、川西民居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近年来,池河镇明星村借势“鎏金铜蚕”,将蚕桑文化元素与乡村旅游、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等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规划引领、产业支撑、业态融合、旅游兴村”的和美乡村新路径。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文明村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mmexport1680591816630.jpg

  

  旅游筑梦,提升设施,做靓乡村发展底色。明星村瞄准乡村游,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合理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村道路三纵三横一环线,村组路产业路连户路路路畅通,获评全省最美乡村路;绿树成荫,小径通幽,游客步道连景成线,生态停车场、休闲廊亭设施健全,游客服务中心全天开放,导游全景图、宣传画廊随处可见,公共设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村。

  旅游兴村,带动发展,拓展农旅融合业态。明星村借力蚕桑文化优势,创新“景区带片、景点带村、企业带户、服务带人”五带模式,集体经济组建旅游公司牵线,建成醉美桑海3A景区,培育富硒蚕桑宴,开发蚕丝制衣、蚕桑食品,开展篝火夜市系列文创活动,形成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双杠杆。实现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年销售额4000万元,年新增就业岗位150个,带动务工300余人,发展民宿农家乐、产品小作坊60家,辐射周边1000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成为“推窗见景、居家迎客、就地转岗、就近务工、稳定增收”的致富“明星”。

  旅游牵引,改善环境,提升和美乡村颜值。坚持改善旅游“大环境”带动提升农户庭院“小环境”,采取项目资金扶持一点、专项资金安排一点、驻村单位帮扶一点、集体经济筹措一点、社会企业捐赠一点,持续加大人居环境资金投入。全村累计改厕236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评选卫生家庭示范户68户、五美庭院示范户32户,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户76户,建成星级公厕3座、村级污水处理站1座,安装照明、景观路灯690盏,道路绿化亮化7.2公里,同步建立义务大清扫、垃圾清运、环境保洁等长效机制,采取“积分制管理,红黑榜运用、流动红旗激励”等措施,引导群众参与共治共建共享,实现了人居环境短期变样、长期变美。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30404/98193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