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警惕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危害

时间:2023-04-14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近期,兴平市植保站接连接到几起群众反映小麦点片发黄,生长缓慢,不发根等现象。技术人员随即深入田间调查,目前小麦普遍处于孕穗期,但群众反映的问题田块部分区域麦苗黄化,株高明显低于正常麦苗3-4cm,分蘖少,根系短粗,叶片有黄白相间条纹,严重的心叶枯死。发病的小麦品种为西农100和百农307,秋播集中在10月15—17日。通过技术人员和群众交流讨论初步确定为小麦花叶病毒病。随后采集2处麦苗样本30余株寄往浙江宁波大学陈剑平病毒实验室进一步做基因检测。4月11日研究院反馈检测结果为小麦黄花叶病毒病(WYMV)危害。

  该病毒病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的小麦黄花叶病毒引起,主要靠病土、病根残体、随灌溉水流传播,也可经汁液摩擦接种传播。该病秋苗期侵染但不表现症状,麦苗返青—拔节期显症。病害发展的适宜气温5-15℃,当土壤温度达到20℃以上时症状消隐。

  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苯甲·丙环唑+吗胍·乙酸铜+芸苔素内酯或磷酸二氢钾或多菇蛋白等植物免疫诱抗剂,结合近期小麦病虫防治混合喷雾。

  2、药剂拌种:秋播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YB-01)按药种比1:100进行拌种处理,或用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LTR-2可湿性粉剂(按100克木霉菌加入200毫升水进行种子处理)。

  3、早春管理:来年小麦返青期发病田用0.06%甾烯醇微乳剂30毫升/亩或用0.01%芸苔素内酯1500~2000倍液提早喷雾预防。

  4、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晚播(关中灌区10月20日以后播种为宜),培肥土壤,注重冬春灌水,提早追肥,培育壮苗,增强小麦抗病能力。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dt7149/20230413/98198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