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紧抓晴好天气 做好小麦赤霉病二次防控

时间:2023-05-10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气候性病害。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一旦发病,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不仅导致麦穗枯死,籽粒皱缩、干瘪,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甚至绝收;而且病原菌产生毒素容易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

  赤霉病一般是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可防可控但不可治。当前,我县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是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据气象部门短期天气预报,5月6日和5月9-10日还将有两次降水过程。连续降雨天气对小麦赤霉病病菌再次侵染和病害流行极为有利,开展小麦赤霉病二次防控,遏制病害大面积流行成灾刻不容缓。

  一、防控时间

  即日起至5月10日前,雨前24小时或雨后天晴立即开展二次防治。

  二、重点区域

  平原灌区及旱腰带等低海拔区域。

  三、推荐药剂

  第二次防治药剂要选择与第一次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菌毒素污染。轮换使用药剂品种和用量可选以下任意一种:亩用55%氰烯·已唑醇悬浮剂70毫升、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20毫升、43%戊唑醇20毫升、25%氰烯菌酯200毫升、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50毫升、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50毫升、28%烯肪·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5克。喷药时要均匀细致,重点对准小麦植株中上部,用药量不得随意扩大,药液量确保每亩20-30公斤,无人机飞防药液量每亩1.5-2公斤。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dt7149/20230508/98215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