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积极开展小地老虎田间调查和防治工作

时间:2023-05-30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小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俗名黑地蚕、切根虫等。是对玉米、马铃薯、豆类、蔬菜等幼苗为害很大的地下害虫,1-2龄幼虫昼夜群集于幼苗顶心嫩叶处取食,造成孔洞或缺刻。3龄后,白天潜伏于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夜晚出土将幼苗植株咬断拖入土穴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造成缺苗断垄。

  5月中旬,府谷县赵石堡虫情测报灯诱蛾量,小地老虎20头,大地老虎104头。预计5月下旬到6月中旬地老虎幼虫进入为害盛期,此时正是多种作物苗期,最易受害。为此府谷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小地老虎田间调查工作。

  5月22日~29日,中心测报人员深入府谷镇赵石堡、碛塄、孤山、海则庙、黄甫、哈镇、古城等地玉米田调查,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地老虎幼虫为害症状,一般田块百株虫量1~2头,局部发生严重的田块百株虫量6~8头,被害株率达12% 以上。根据短期气候预测,府谷县6月上中旬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利于小地老虎发育为害。建议广大种植户密切关注小地老虎发生发展动态,及时进行田间查看,做好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对成虫的诱集进行预测预报,用糖醋液和黑光灯诱杀成虫。

  2.清除杂草:清除田间周围杂草,防止小地老虎成虫产卵。

  3.利用天敌:如鸦雀、蟾蜍、寄生蜂等。

  4.幼虫诱捕:于每日清晨扒开缺苗附近的表土,可捉到潜伏的高龄幼虫,连续几天效果良好。

  二、化学防治

  幼虫3龄前用喷雾或撒毒土进行防治,3龄后田间出现断苗,可用毒饵诱杀。

  1.喷雾:喷药适期应在幼虫3龄盛发前。用50% 辛硫磷乳油800倍液、4.5% 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毒土防治: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0.5 kg加水拌细土50 kg,每亩用量为20 kg,顺行撒施于幼苗根际附近。

  3.毒饵防治:虫龄较大时可采用毒饵诱杀,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0 ml,加水0.0025~0.005ml,喷在50 kg碾碎炒香的豆饼或麦麸上,于无风闷热的傍晚撒于受害作物田间,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或在作物根际附近围施。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dt7149/20230529/98226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