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旋幽夜蛾的预警及防治

时间:2023-07-11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旋幽夜蛾又名旋岐夜蛾、三叶草夜蛾等,属鳞翅目夜蛾科,是间歇性局部发生的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较多,喜食棉花、小麦、玉米等8科40等多种。旋幽夜蛾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虫多在叶片背面取食,初龄幼虫常取叶片背面的叶肉仅留下上表皮呈窗膜状,2-3龄幼虫可将叶片咬成缺刻,4龄后白天入土潜伏,夜间出来取食,食量逐渐增大,5龄进入暴食期,可将整张叶片的叶肉吃光,仅剩叶柄和叶脉,是危害作物最严重的时期。幼虫具有迁移危害的特性,大发生时将一片田的植物吃光后又爬行迁移到另一块田,继续蚕食植物叶片。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7月4日-6日在寇家塬镇慕家塬村、东庄村旋幽夜蛾诱捕器中诱到成虫三头,同时在郭家沟镇、岔上镇玉米田中都发现旋幽夜蛾的危害症状,95%在是初龄幼虫阶段,尚未进入暴食期。

  防治方法

  1.通过秋耕冬灌,可消灭70%-80%的越冬蛹,显著减少越冬基数。轮作倒茬,丰富农田天敌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可减轻其发生与危害。

  2.旋幽夜蛾成虫昼伏夜出,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或杀虫灯进行诱杀。

  3.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期和1-2龄幼虫盛期。可以选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20%灭幼脲悬浮剂或10%除虫脲悬浮剂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叶面喷洒。施药要细致全面,施药时间应在傍晚或清晨进行。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30710/98251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