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警惕!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

时间:2023-07-14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7月13日,兴平市植保站接群众反映,称玉米苗矮缩不拔节,甚至死苗现象。跟农药、种子经销商发生纠纷。经过我站技术人员田间察看,目前玉米展开叶6-7片,即将进入小喇叭口期。田间出现部分玉米植株矮化,节间缩短,茎秆宽扁,从根茎部产生2-3个分蘖,严重的叶片枯萎。拔出植株可见茎基部叶鞘和茎秆出现黄褐色软腐,散发腥臭味,个别病组织有粘液流出,病株很易拔出。经过技术人员商讨和以往的实践确定为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经过调查3块田病株率分别为24%、2%和50%。

  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为细菌感染的病害,主要由镰刀菌、腐霉菌病原引起。为土壤传播的根部、茎部病害,种子带菌及田间寄主残体为主要传播源。病菌侵染后使之腐烂,引起烂根烂芽或植株青枯。高温高湿的气候利于发病。2023年6月下旬-7月上旬,我市分别迎来三个降水时段,且气温偏高,预计茎基腐病发生重于历年。

  防控措施:

  1、农业防治:选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减少氮肥使用量,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性。

  2、物理防治:玉米生长期发现田间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沤肥或集中烧毁。收获后清理病残体减少田间菌源。

  3、化学防治:发病后马上喷施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98%恶霉灵2000倍液,或20%叶枯唑亩用120克,或1%中生霉素800倍液,喷药时最好一并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减少害虫传播病菌。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dt7149/20230714/98254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