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关于印发2023年秋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桂农技发〔2023〕21号)

时间:2023-08-2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各市、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

  为加强秋玉米田间管理,促进大面积增产丰收,现将《2023年秋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技术指导落实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023年8月25日

  

         2023年秋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我区秋玉米大部分处于苗期至拔节期,种植较早的部分已经进入大喇叭口期。为加强秋玉米田间管理,结合我区气象条件和生产实际,现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及时查苗定苗

  因干旱及土壤墒情等原因播种较迟,目前仍处于出苗阶段的田块,要及时查苗、补苗。缺苗较少的可移苗补栽,即在幼苗2~3叶时用预育壮苗,于下午带土移栽。没有预育苗的,应选有一定间隔距离的多株苗移栽,移栽时小心带土起苗,避免伤及留在原位的幼苗。移栽补种宜浅,栽后及时淋水,以利发根、成活。如缺苗较多,可浸种催芽补种。补种和移栽的苗应偏水偏肥,促进其加快生长赶上原来正常播种的幼苗,达到苗齐、苗壮。

  当秋玉米幼苗长至3张叶时间苗,每穴留2苗。当大部分幼苗达到4~5叶时定苗。间苗、定苗应拔除杂苗、弱苗、病苗、虫苗,保留生长一致的壮苗,一般确保单位面积有足够的种植株数(3500~3800株/亩)。

  二、看苗追肥培土

  攻苗肥:前期基肥不足,幼苗叶色不够浓绿的,定苗后每亩施腐熟粪水30~40担,或尿素4~5公斤攻苗,施肥后培土盖肥。

  拔节肥:当秋玉米大部分幼苗达到7~8张展开叶时,叶色正常的每亩施用15-15-15三元复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作攻秆肥,施肥后培土除草。叶色浓绿的可适量少施,叶色偏淡的要加大施肥量。

  攻苞肥:在秋玉米大喇叭口期(11~12张展开叶时)重施攻苞肥,叶色正常的每亩施15-15-15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氯化钾7.5~10公斤,施肥后大培土。叶色偏淡的每亩施15-15-15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

  叶面肥:抽雄授粉后叶色落黄明显的补施粒肥,每亩深施尿素5~6公斤、氯化钾3~5公斤,或用0.5%~1.0%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叶面喷施2~3次。

  三、防旱防涝防倒

  浇水防旱:近期各地降雨较多,基本满足秋玉米生长需求,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上土壤保水能力较差,部分地区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现象。当午间植株叶片卷曲明显时要及时浇水、灌水防旱抗旱,特别是抽雄前后土壤缺水,会严重降低玉米的产量,有条件的要安装滴灌设施抗旱或灌跑马水抗旱,使田间湿度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

  排水防涝:当前我区仍处主汛期,遇到强降雨容易造成田间积水。各地要提早开好畦沟、十字沟和田边排水沟,发现田间积水及时排水防涝,促进根系正常生长。

  扶苗防倒:近期强对流天气和暴雨、台风较多,容易引起秋玉米倒伏。若在拔节后发生倒伏,应在雨后及时扶苗培土,让玉米恢复直立;若在玉米抽雄后发生倒伏,应及时人工扶起并进行大培土,以减少损失。大面积倒伏的可以分区域扎捆扶起,或田间支起成排竹木,拉铁线或绳索支撑扶起。

  四、搞好病虫防治

  (一)秋玉米主要病害

  秋玉米要注意防治褐斑病、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茎腐病等病害。褐斑病防治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5%丙环唑乳油。大斑病和小斑病防治药剂可选用25%丙环唑乳油、25%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锈病防治药剂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或25%丙环唑乳油。

  近期高温高湿天气易发茎腐病,发现病株应及时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二)秋玉米主要虫害

  秋玉米要注意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黏虫、蚜虫等虫害。草地贪夜蛾为外来入侵物种,近年为害呈上升趋势,各地应加强虫情监控,及时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防治玉米螟应在孵化盛期至幼虫3龄前,可选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10.5%甲维·氟铃脲水分散粒剂或12%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进行防治。

  在粘虫卵孵化盛期至幼虫3龄前,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

  蚜虫防治可选用5%吡虫啉乳油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五、适当延迟收获

  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呈品种特有色泽,籽粒乳线完全消失时,即为玉米完熟期。粒用秋玉米在不影响后茬作物种植和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可适当推迟收获,有利于延长籽粒灌浆结实时间,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njtg/wjtz/t1702886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