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92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3-09-05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王汝娜等代表:  

  您们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支持山芋产业发展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涌现出了长丰草莓、砀山酥梨、潜山瓜蒌籽、宁国山核桃、皖西白鹅、合肥龙虾、淮南牛肉汤、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九华黄精、亳州中药材等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宿州市山芋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种苗、种植、加工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地富民兴村的优势特色产业。  

  一、关于支持建设国家级山芋健康种苗供应基地。目前,脱毒组培技术是一项成熟的生物技术,在甘薯健康种苗繁育上广泛应用。但由于组培苗价格显著高于非组培苗,存在农户接受度较低的问题。鼓励支持山芋种苗产业发展,在区域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政产研联合的方式,统筹财政资金,与省内外科研单位合作共建山芋组培中心。省农科院专用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团队,长期在泗县等我省甘薯主产区,开展优质专用新品种培育、健康种苗繁育、绿色高产栽培试验示范。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应用不仅使甘薯的产量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品种和抗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农户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关于加强山芋加工废水综合利用技术支持。为解决淀粉加工类产生废水污染问题,省生态环境厅成立课题组开展了研究,并根据生态环境部《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淀粉工业》相关规定,制定了安徽省地方标准《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DB34/T 4138-2022)(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并于2022年3月29日正式发布。《技术规范》是全国首个发布实施的甘薯淀粉废水还田利用技术地方标准,引导推动各地以生态治理为核心,实现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省科技厅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山芋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强化人才支撑,从安徽省农科院等单位选任10余名科技特派员,组织科技人员向新型农民传授山芋种植、加工等技术。  

  三、关于加大山芋全产业链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2018年,成功争取泗县大路口(山芋)产业强镇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1000万元。2021年省财政安排“158”行动计划专项资金140万元支持泗县山芋“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县建设。省级自2022年开始不再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省级组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们的建议,进一步推动山芋产业种苗脱毒培育中心建设、种苗物流中心建设、甘薯淀粉加工过程中废水利用和污染治理工作。积极支持山芋产业所在地区申报农业产业类项目。鼓励山芋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攻克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解决一批产业难点赌点。强化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指导支持种业企业和涉农高校院所围绕山芋产业发展,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载体。  

  感谢您们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B 类  

  联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  

  联系电话:0551-62666825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19日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8958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