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小麦地下害虫防治措施

时间:2023-09-06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小麦播种期是防治地下害虫的关键时期,我县小麦地下害虫主要以蝼蛄、蛴螬、金针虫三大害虫为主,常常在小麦苗期或翌年春季啃食根茎,造成死苗,重发田块会出现连片麦苗死亡,严重危害小麦安全生产。

  一、发生实况

  近期,县农技中心对全县小麦田地下害虫进行普查,预计全县秋播地下害虫总发生面积14.6万亩,重发面积0.4万亩,害虫种类蛴螬63.8%、金针虫33.3%、蝼蛄2.9%

  二、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小麦与油菜、玉米轮作倒茬,可控制危害。

  2.合理施肥:不施未腐熟的肥料,防止虫卵孳生繁殖。

  3.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及时镇压,清除田间杂草。

  4. 增加播量:对常年早发、重发麦田,要适期晚播,适当增大亩播放量(2-3斤/亩),增加基本苗。

  (二)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购买包衣种子,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减轻危害程度;农户自留或购买的白籽可用小麦专用包衣剂进行拌种包衣,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克加水3公斤,均匀喷拌50公斤种子,堆闷4-5小时,药液充分吸收后即可播种。

  2.土壤处理:结合秋播整地,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3-5公斤均匀撒施,进行深翻旋地。

  3.出苗防治:当死苗率达到3%时,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或3%噻虫嗪颗粒剂1-1.5公斤,兑细土30-40公斤拌匀,开沟条施,对蝼蛄、蛴螬、金针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30904/98280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