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陈仓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纪实

时间:2024-01-17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隆冬时节,周原镇五联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一根根喷灌杆破土而出,“嗤嗤嗤”,旋转的喷头向外不停地喷洒着水花,广阔麦田里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240110100032238589.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陈仓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措施,扎实推进、久久为功,精准施策、强弱补短,着眼质效、科学建设,用一片片良田绘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壮美画卷。

  项目建设步步为营,粮食根基持续巩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粮食安全和民生福祉。

  陈仓区永久基本农田36.17万亩,作为全国800个产粮大县之一、农业农村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粮食生产任务重、农田建设的任务艰巨。

  近年来,陈仓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加快粮食产能提升、确保粮食安全的总抓手,从2019年开始,坚持新建与提升并举,步步为营、逐年推进,全区累计投资1.67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1.1万亩,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5.49万亩,一个个项目筑牢了耕地稳产高产的根基,一片片良田确保了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牢。

  “五大工程”靶向发力,资源配置更趋优化

  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缺什么补什么”,紧扣制约耕地效益提升的因素,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240110100032278498.png

  

  陈仓区抓住制约耕地效益提升五大环节,精准施策,实施农田建设“五大工程”,耕地资源配置更趋优化。他们在地处冯家山灌区镇村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优化渭北台塬区节水灌溉设施布设;在县功镇、新街镇浅山区乡镇实施土地平整工程,提升西部山区农田机械化运用水平;在全区推广配方施肥实施土壤改良工程,改善全区贫瘠耕地质量;修建产业路实施田间道路工程,提升项目区道路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耕地撂荒现象;实施小麦“3335”宽幅沟播集成技术、玉米增密度种植、北斗导航无人耕作技术等科技推广工程,广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五大工程”集中发力,向土地要效益,充分激发耕地潜能。

  

  240110100032315311.png

  

  陈仓区已建成25.49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初步实现了“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项目区在资源配置上更加优化。

  项目建设“四优化”,促进成效“四提升”

  陈仓区按照“四优化、四提升”思路,科学规划、精细设计、严格施工、规范管理,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实践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子。

  

  240110100032359793.png

  

  优化项目选址,提升规模经营。在项目规划设计时,优先选择集中连片、完成土地流转的耕地实施;项目竣工后,交由合作社负责运营维护,确保项目“建得好、用得好、管护好”。项目建设催生了一批新农人,全区现有粮食专业合作社144家,流转托管土地24.5万亩,促进了全区粮食规模化经营水平,

  优化施工主体,提升建设水平。积极探索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总承包制度,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实力强、技术精、信誉好”的大型企业总承包负责项目施工,不划分标段,杜绝层层转包,既节省了项目过程成本,又简化了管理程序,有效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

  优化监管程序,提升工程质量。聘请专业技术强经验丰富的全过程管理公司负责项目日常管理,解决农业部门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问题,同时邀请项目区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协助监理单位、质检单位,全过程监督项目建设,保证项目工程建设质量。

  优化要素保障,提升粮食产能。区委、区政府足额配套区级资金。近两年区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25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自筹88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124万元。并在项目用地、取水许可和电力设施配套等方面优先支持。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等级明显提升,亩均产能提升75公斤,年增产粮食530万公斤,产值1590万元。

  奋楫扬帆再起航,勇毅前行谋新篇。

  新年新作为,新年新气象。“今年,陈仓大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了冲刺的关键时期,在攻坚克难、聚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粮食规模化经营,在粮食产能提升上下功夫,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描绘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陈仓区区长马小锋新年工作信心十足。

  

  240110100032414471.png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40112/98343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