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州:“智慧农业”促丰产助增收

时间:2024-04-16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走进山东青岛胶州市洋河镇的樱桃大棚,果香扑鼻而来。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樱桃,点缀在绿叶间。大棚内安装有气温传感器等多种自动化设备,操作手机就能对棚内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我们通过空调和补光系统进行智能温控,让樱桃树在上一年提前休眠,第二年提早开花结果,这样就能抢‘鲜’上市,直供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商超。”青岛樱之语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杨春霞说,公司种植大棚樱桃30多亩,今年预计能收获2万多斤樱桃,亩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

  在胶莱街道南王疃村的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120多座大棚整齐排列。育苗棚内,自动化喷灌施肥设备正按照智能系统预设程序,将水分和肥料均匀撒下;果蔬种植园内,一串串西红柿布满藤蔓,生机盎然。

  过去,南王疃村没有特色主导产业,村集体年收入不到3万元。2008年,南王疃村成立合作社,流转1700余亩土地,并吸引200余户村民加入合作社,种植西红柿、黄瓜、青椒等蔬菜瓜果。

  

  在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种植园,工作人员检查用电设备运行情况。新华社发

  2022年,国网胶州市供电公司为合作社种植园安装了智慧能源服务平台“365电管家”,通过安装在大棚里的信息采集设备,实时获得土壤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度等数据,有针对性地调节天窗、遮阳网、湿帘等设备作业情况,确保果蔬在最适宜环境下生长,促进增产增收。

  “有了‘365电管家’,我们对施肥、喷灌、温湿度的控制更加精准,结出来的蔬菜瓜果个头大、长得正,今年合作社的订单比去年多了三分之一。”合作社负责人张居克说。2023年,合作社营业收入达到130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收入110万元、社员户均收入12万多元。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404/t20240416_47192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