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县罗香乡罗运村:“文明+N”模式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时间:2022-05-2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罗运村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文明+风貌提升”“文明‘非遗’传承”“文明+基层治理”等“文明+N”模式,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文明+风貌提升”,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旅游发展。为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志愿者结合创建文明城市、爱国卫生运动、“三清三拆”等工作,以“文明+风貌提升”为引导,突出群众主体作用,通过群众自愿投工投劳、筹集自备资金与建设方签订施工协议等方式,拆除危旧泥房、废弃圈舍、露天厕所23间,新建“微菜园”“微果园”“微田园”15个,完成158栋农房风貌提升。

  为巩固整洁秀美的村容村貌,志愿者们积极宿传行垃圾分类、“前三包”制度,倡导村屯对垃圾清运、公共卫生间、污水处理厂实现制度化管理,实现治理机制常态化。村民改掉了以往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陋习,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村里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得到较大提升。

  “文明+‘非遗’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引领健康生活。罗运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黄泥鼓舞的传承基地,苏红芳等“非遗”传承人组建了“非遗”文艺志愿服务队,每年组织开展黄泥鼓舞、白马舞、瑶族服饰织绣技艺等“非遗”项目培训。该队伍积极参加县、乡定期举办的盘王节、祈宁节、杜鹃花节以及“非遗集市”的重大节庆文化表演活动,还经常到区内外及周边县、乡参加志愿文艺演出。2021年,该队伍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1次,通过开展“非遗”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文明+基层治理”,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该村注重培育“孝老爱亲”“助人为乐”“邻里互助”等文明乡风,不仅增进了邻里关系的和睦,还涌现出了一批“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家庭。积极发挥“一约四会一队”的作用,在重大事项、禁毒禁赌、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方面,突出群众唱主角、党员带头当表率,用好村规民约推动基层善治,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村监委等“关键少数”的监督作用,加大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的曝光力度,加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等意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长效机制。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b/t1193254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