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筑牢民生之本,激活发展之源

时间:2025-05-22     来源:本网     作者:澜沧县发展和改革局 段云娇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关乎亿万劳动者的生计,更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抓手。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以系统性思维破解就业难题,筑牢民生底线,激活发展动能。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将就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教育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协同推进。  

 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就业空间。产业是就业的土壤,产业结构决定了就业的容量和质量。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是稳定就业的“基本盘”,要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迈进,避免低端岗位流失导致失业潮。同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增强产业链韧性,稳定就业岗位。要支持新业态健康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催生了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直播带货员等新型职业,成为就业的“蓄水池”。应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让灵活就业者更有归属感。  

强化技能培训,破解结构性矛盾 。“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根源在于劳动力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一方面,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鼓励校企合作,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让职业院校学生“入学即入职”。例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值得借鉴,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毕业后直接上岗。另一方面,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对高校毕业生,应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和职业指导,引导其向智能制造、乡村振兴等领域流动;对农民工,可开展建筑、家政等技能培训,帮助其向技术工人转型;对下岗失业人员,可通过短期技能培训助其再就业。  

完善政策保障,筑牢就业底线。政府应发挥兜底作用,通过政策组合拳为就业保驾护航。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稳岗返还等支持,降低用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推动岗位信息精准匹配。加强基层就业服务站建设,为劳动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防止规模性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唯有坚持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联动、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结合、短期纾困与长期赋能并重,才能让劳动者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