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别用“低能量”标签压抑自我成长

时间:2025-08-12     来源:     作者:景东县委组织部 张心怡

当“低能量”悄然成为当代年轻人标签,一些年轻干部暗自神伤、顺势躺平,将标签化作逃避成长的盾牌——“既说我寡言少语,便索性不建言;既评我不善交际,便安心缩角落”。这种自我设限的心态,恰是比外界评判更危险的成长陷阱。作为年轻干部,真正的担当始于撕下标签的勇气,成于超越标签的行动。

认清标签效应,拒绝步步后退。“标签效应”常演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部分年轻干部将“低能量”的评判内化为逃避责任的托词,以“不善表达”为由回避思想碰撞,甘当会议角落的“隐形人”,借“性格内向”之名推脱急难任务,在攻坚战场退居二线,用“能量不足”解释能力短板,将学习提升的窗口紧紧关闭。如此循环,终使标签成为束缚手脚的铁链。标签本是他人视角的碎片,若任其定义人生全景,便是将成长主动权拱手相让。

发挥个人特质,主动寻求突破。善思者不必强求八面玲珑,政策研究的深度、风险预判的精度、方案设计的严谨度,皆是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专注者无需羡慕觥筹交错,重大项目的数据核验、技术攻关的毫厘之争、民生政策的落地跟踪,正需沉得下心的“钉钉子”精神;慎行者亦可锻造沟通韧劲,田间地头的扎实调研、信访矛盾的耐心化解、突发事件的冷静处置,无不是“静水流深”的力量彰显。年轻干部既要认清个人特质,也要做到不被特质禁锢,与其在短板中自怨自艾,不如在长板上筑起高台,把“静”转化为洞察力,将“稳”升华为责任感,使“专”淬炼成硬实力。

主动破茧重建,赢得发展空间。撕掉标签的关键在于用实绩重建认知,一方面,年轻干部要以“事功”打破刻板印象。把“冷板凳”坐热,数据报表零差错,群众诉求件件落实,危急时刻顶得上,当“靠谱”成为个人品牌,能量高低自会重估。一方面,年轻干部要学会在舒适区边缘主动拓荒。技术型干部尝试一次务实的方案汇报,研究型人才参与一场基层矛盾调解,执行能手组织一次跨部门协作。每次微小突破,都是对标签藩篱的撞击。另一方面,年轻干部要勇于将特质转化为团队价值。当集体决策陷入浮躁,冷静者敢于坚持判断,当项目推进遇阻,细致者调研提出问题所在,恰是多元特质铸就了干部队伍的的抗压韧性。

干部成长史,从来是“破茧”与“重建”的交响。组织评价体系的优化固然重要,但年轻干部更需警惕“自我标签化”的内耗。楠木不以无言失其厚重,江河终因奔涌成就壮阔,当我们以实干为刃破开偏见迷雾,以担当为墨重写能力注脚,便能在新时代的星辰大海中,定义属于自己的能量坐标。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