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胡智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参观座谈活动在长顺县广顺镇顺利举行

时间:2025-10-13     来源:     作者:全国乡村振兴调研员彭兴芝

10月11日,贵州省胡智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胡智超农业”)位于长顺县广顺镇的总部基地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参观与座谈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共同探讨农业现代化、品牌化及高质量发展路径。

参观团队由多位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及企业的资深人士组成,包括: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原巡视员、贵州省商务厅原副厅长刘京渝,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调研员、中国农民网贵州频道执行总编、政讯通乡村振兴网贵州总编彭兴芝,贵州省上海商会常务副会长潘联君,贵州省农业有机学会理事、药食同源专委负责人皮永萍,贵州银行北京路分行行长孟伟,贵州大学神农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郑柳溪,贵州建行中企银贵州区总经理王亚涛,贵州怡然锈铭建筑劳务公司董事长贺其然等。

图片3

胡智超农业方面由公司总经理胡智超、经理黄小林、副总经理胡铁、销售经理朱婷及策划朱海等管理层负责接待,并陪同参观及参与座谈。

聚焦企业发展:品牌引领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座谈会上,胡智超总经理首先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战略重心。他提到,公司自20164月在长顺县注册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一家注册资金500万元、占地400余亩、设计规模存栏120万羽、总投资超1.2亿元的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目前,公司拥有雏鸡舍4栋、成鸡舍8栋、库房3栋、有机肥生产车间2栋,配备12套全自动化设备(10条生产线)。现存栏蛋鸡60万羽,其中产蛋鸡40万羽,鸡蛋日产量达35万枚,年出栏青年鸡80万羽,鸡蛋年销售额约7800万元,年生产有机肥10000余吨。

图片4

胡智超总经理特别强调,公司自2020年起,战略重心已转向品牌化发展,核心是以大健康为理念,聚焦于功能性鸡蛋的研发与生产。他回顾道,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帮扶与合作下,公司成功开发了叶黄素商业鸡蛋,并以此为契机,持续深耕高品质鸡蛋市场。凭借卓越的业绩与创新能力,公司先后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贵州省保供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目前正在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市场拓展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公司高品质鸡蛋的主要目标市场。同时,公司正积极布局线上销售渠道,已在抖音、京东等平台注册自营店,未来将更加注重对品质鸡蛋的品牌宣传与市场推广。

专家建言献策:精准定位、平台赋能与品牌塑造

听取介绍后,与会嘉宾对胡智超农业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围绕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品牌建设等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

刘京渝同志结合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及贵州实际,对长顺县鸡蛋产业发展提出三点具体建议:第一,强调产业定位要精准,赞赏长顺县发展叶黄素鸡蛋等特色品种,走药食同源路线,并指出应借鉴小精美的发展理念,不求多而求专、求精。第二,建议企业组建专业销售团队,积极拥抱平台经济,利用好国家鼓励平台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第三,在肯定企业现有规模(指出其50万羽目标在贵州已属领先)的基础上,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养殖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顺应经济数字化趋势。

图片7

彭兴芝调研员则从品牌传播与社会治理角度发表了见解。指出,在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绿色、有机、正宗的基础上,如何将这些核心价值有效传递给市场至关重要。认为,实现经济目标乃至未来上市愿景,必须依靠坚实的品牌支撑,而非单一产品。除了品牌建设,企业还应重视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卫生管理等基础环节,要搭建并运营好宣传平台(如抖音、视频号、公众号等)。特别强调,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提升输出内容的质量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吸引社会资源、公众及合作伙伴的持续关注与互动。

 

共绘发展蓝图:多方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此次参观座谈活动,不仅展示了胡智超农业作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实力与潜力,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汇聚了智慧与资源。与会嘉宾的深入交流与建言,为企业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优化运营模式、强化品牌影响力提供了有益参考。活动在务实而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各方均表示将继续关注并支持胡智超农业的发展,共同为促进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编辑:王江南

校审:梁露露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