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变了别让农民吃亏!整改复耕得讲3个理,该维权就维权

时间:2025-10-13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政策变了别让农民吃亏!整改复耕得讲3个理,该维权就维权

“早年村里喊着‘开荒种果树、建养殖场搞增收’,咱响应号召投了不少钱;现在又说‘要保护耕地’,二话不说就拆棚砍树,可转头却在好田上盖光伏 —— 政策变来变去,凭啥让咱老百姓扛损失?”不少老乡遇到这事又气又无奈,其实国家早有规定,政策调整不能让农民吃亏,今天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就说透这里面的理。

第一点:先说道理!整改复耕得“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国家《土地管理法》和《耕地保护法》都明确:整改复耕要“尊重实际、因地制宜”,不是不管土地性质硬凑指标!

早年鼓励开荒的山坡、林地、荒地,本就不是基本农田,现在不能为了凑“耕地数量”,硬把这些地改成耕地,更不能随便拆农民的养殖场、砍果树 —— 得先查清楚土地原本性质,符合耕地条件的再整改,不符合的不能瞎折腾;

可有些地方倒好,一边拆农民的山坡养殖场,一边在肥沃的基本农田上架光伏、搭风车,这哪是“保护耕地”?分明是搞“双重标准”,卫星监测也该管管这些真正破坏良田的行为!

之前有地方硬把林地改成耕地,农民起诉后,法院判“整改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叫停了不合理拆改 —— 政策调整得讲道理,不能让农民为“拍脑袋决策”买单。

第二点:关键一条!给农民“过渡时间 + 足额补偿”,不能硬来

国家要求整改复耕时,必须给农民留足过渡时间,还得给够补偿,这是底线:

比如要拆养殖场,得先告诉农民“啥时候拆、能补多少钱”,让农民有时间找新的养殖场地,不能今天通知明天就拆,让养殖的牲畜无处安置;

砍果树、拆大棚,得按实际损失补,比如果树挂果期一棵补多少、大棚建设成本补多少,不能“象征性给点钱”就打发了。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也明确,因公共利益调整土地用途,造成农民损失的,要依法给予补偿 —— 别听“政策要求没补偿”的说法,不给补偿就是违法。

第三点:遇到歪心思?拿“整改”当幌子敛财,咱就维权

要是有人借“整改复耕”的名义,强占土地、克扣补偿,甚至把复耕的地偷偷卖了敛财,别忍,按这两步维权:

留证据:拍好拆改现场、保存好当年鼓励开荒的通知、记录和工作人员的沟通录音,证明“是响应政策才种养,现在却被不合理拆改”;

找渠道:向县级自然资源局举报(打12336热线),说明“整改不符合政策、没给补偿”;也能找律师起诉,要求停止违法拆改、补足补偿款。

记住,农民的土地权益受法律保护,不是谁想动就能动,政策调整更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你遇到过政策调整带来的损失吗?最后咋解决的?评论区聊聊,给其他老乡支支招~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现面向社会,广纳贤才,诚邀有志之士成为我们的特约编辑,密切关注廉政信息,全力推动依法维权进程,助力依法行政的有效落实。请通过以下电话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与我们联系。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jpg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