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十五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5-11-17     来源:     作者:景东县漫湾镇 吴定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期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奋进方向。“十五五”是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接续奋进、加速发展的关键五年,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昂扬姿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征程中实干争先。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机遇、明晰路径,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面对各级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绿色产业蓬勃兴起等历史性机遇,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机遇意识,找准发展定位,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要深学细悟,把准方向,将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准把握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乡村振兴总体思路与专项规划,确保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前行。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立足立体产业基础,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抢抓重大项目建设契机,提前谋划沿路经济带,推动农文旅融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以“久久为功”的坚韧劲,夯实基础、优化治理,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乡村振兴是长期艰巨任务,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工作。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精准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强化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确保其持续发挥效益。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深化党建引领下的“积分制”管理、“123”治理机制等有效模式,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环境。

以“抓铁有痕”的执行力,锤炼队伍、务求实效,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好的蓝图、再美的规划,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把狠抓落实作为工作的生命线,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敢于担当破难题,带头深入一线察实情,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掌握第一手资料。紧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政策落实中的具体问题,敢于较真碰硬,主动迎难而上。运用改革创新思维和方法,在盘活资源、培育乡土人才、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拿出务实的破解之策。要建强队伍聚合力,加强对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的培训管理,激发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提升工作本领。用好“擂台比武”、考核激励等机制,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积极争取支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乡贤能人等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