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367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2-10-09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张怀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农民利益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经商省委组织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产业和人才为关键,以农民为主体,大力发展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效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推动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  

  一、关于从顶层设计上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一是强化招商,夯实农村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印发《安徽省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和《安徽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因地制宜明确优势主导产业,对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作出专项部署。加大招商力度,我厅成立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十大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工作组,大力开展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工作。截至去年底,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项目共计902个,投资总额2673.26亿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公交运行网点布局向乡村主要干道以及农民集聚居住村庄延伸,完善农村产业园供水供电供网、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去年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4489公里、安防工程4925公里、危桥改造334座。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深化“一日办结”,深入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帮助涉农企业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手续办理、融资、技术、用地等问题,全省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单位,指导各地抓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加大乡村产业“双招双引”力度,加强农村路、水、电、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为乡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基础。  

  二是摸清家底,盘活闲置资产。2017年以来,我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摸清集体经营性、非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家底,全省共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1540.7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46.7亿元,核实集体土地1.7亿亩。从2018年起,持续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指导各地利用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建设了一大批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集体经济项目,大量闲置的集体“四荒地”、建设用地、沟塘水面、房产设施等资源要素得到有效利用。同时,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鼓励村集体和农民将闲置资源资产入股优质企业等主体,签订规范合同,让集体和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截至去年底,全省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5.5万元,同比增长26.8%,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1962个,占比12.3%。为解决抛荒农田问题,我省一方面探索土地流转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严格审核承包资质,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抛荒地整治和复垦,形成集中连片、高产稳产、适合规模种植的基本农田。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推深做实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提升工程,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土地有序流转,盘活集体闲置资源资产,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  

  三是雷厉行动,打击侵占乱象。近年来,我厅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农业农村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行业,指导各地结合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摸排侵占集体资产资源等涉黑涉恶问题,及时移交有关部门予以分类严肃处理。对私自侵占、违规占用的集体资源资产以及恶意欠交、拒交的承包费用予以强制追回,对违法合同予以取缔,对违反合同的限期恢复原状等。通过扫黑除恶,切实解决了一批侵占集体资产问题,规范了集体资产管理,维护了集体合法权益,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我厅将配合省直有关单位持续抓好农村集体资产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指导各地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集体资产管理水平。  

  二、关于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  

  一是下深水“选”。以村“两位”换届为契机,突出政治标准和干事导向,切实将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团结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村“两委”换届后,平均年龄39.2岁、较上届下降4.3岁,高中中专以上学历90.6%、较上届提高12.7个百分点,村党组织书记中本地致富能手占33.8%、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占14.8%、退役军人占18.6%、返乡高校毕业生占5.2%,带头人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致富带富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下功夫“育”。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突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等重点内容,分级分类抓好乡村干部任职培训和全员轮训工作,重点上好理论课、业务课、典型课、现场课、廉政课等“五堂课”,帮助他们提能力、强本领,确保会干事、不出事。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培训乡镇干部、村“两位”干部11.2万人次,其中省级示范培训235人次。今年9月底前将所有乡村干部轮训一遍,以后每3年集中开展一轮。三是下大力“奖”。制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明确提出“实行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绩效与村干部收入挂钩,市县可设立专项财政奖补资金,也可在制定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时,明确从管理费用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奖励村干部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注重政治激励,对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好的村党组织书记,在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招录乡镇公务员、择优选拔‘五方面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以及推荐各级‘两代表一委员’等方面优先考虑”。同时,指导各地研究出台发展集体经济激励措施,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村干部的报酬待遇、职务晋升、荣誉奖励等挂钩,激励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  

  下一步,我厅将配合省委组织部,持续对村干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开展政治理论、惠农政策、经营管理等培训,指导各地落实好发展集体经济激励措施,充分激发村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关于选好产业带头人  

  一是实施能人返乡工程。成立安徽省返乡入乡创业企业家联盟,指导金寨县等地实施“能人回归工程”试点,建立外出创业能人信息库,通过驻外创业者协会加强与外出能人联系,从扶持资金、政治待遇、医疗教育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资金、有技术、有情怀的人才返乡创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去年,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推送金寨、望江等7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获全国推广,创建认定了13个省级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县。二是建立带头人带动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土地入股分红、订单保价回收、就地务工、鼓励返乡青年创业等形式,建立“村集体+市场主体+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收入渠道,带动农民致富。全省共培育省级示范联合体564家,居全国第一,加入联合体的龙头企业1987家,合作社4000多个,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2万余个,联合体内的农户年均收入比非联合体农户高12%。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指导各地大力实施“能人回归工程”,以更实的优惠政策、更大的工作力度推动人才返乡创业,进一步完善带头人带动机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发挥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经管总站  

  联系电话:0551-62616122、62613033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6月27日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4722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