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56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3-09-05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刘国英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我省中药材种植水平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以优化道地药材品种、提升道地药材品质为基础,以强化“十大皖药”品牌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省已形成了以亳州、阜阳为重点的皖北家种中药材,以六安、安庆为重点的皖西大别山特色中药材,以黄山、宣城、池州等地为重点的皖南山区中药材等三大中药材生产区域布局。全省现有中药品种3578种,居华东之首,全国第六,其中植物类药材2900多种,常用道地药材100余种。据农情调度,202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为254.56万亩,同比增长4.29%;产量143.25万吨,同比增长3.42%;一产产值190.28亿元,同比增长6.29%。其中,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22.6万亩,产量59.8万吨,一产产值42.6亿元。  

  一是强化设计,优化中药种植布局。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印发《“十四五”安徽省种植业发展规划》《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指引》等,明确我省中药材发展定位,重点布局皖北、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优势区域,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实施道地药材保护开发工程,着力打造“三基地一中心”中药材产业种植布局,重点聚焦绿色基地建设、培育经营主体、品牌价值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等四个重点环节,配套设计了“十个一”任务,努力构建以产业链为主线,供应链和价值链“三链联动、价值齐增”的发展格局。亳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关于加快亳州道地中药材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提升道地中药材质量水平为目标,以提高亩均效益为核心,优化区域布局,推动道地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自2017年开始,亳州市连续出台奖补政策,支持亳药花海项目区中药材规范化、绿色化种植,对在项目区内发展绿色种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亩给予800-1000元的奖补,市及谯城区财政累计奖补近5亿元,建成5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推动药旅融合发展。  

  二是培优品种,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全省先后开展半夏、丹参、黄精、石斛等中药材组培苗生产示范,建设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和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亳州市与安徽省农科院联合建设“亳州现代中药材研发中心”,深入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积极开展道地中药材种质收集、保存、筛选和扩繁,推动中药材种苗组培繁育、提纯复壮,提升种子种苗生产技术水平,确保道地中药材种源纯正、品质优良。目前,亳州市已建成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建筑面积1344平方米,配套炼苗温室768平方米和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两个功能研究实验室,年产种苗200万株。建成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占地面积200亩,保存中药材种质资源140份,大宗中药材引种40余份。选育的中药材优良品种亳芍药1号白芍品种、亳丹皮1号牡丹品种、亳桑皮1号桑树品种等9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三是着力标准,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结合全国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建成霍山石斛品种品质提升、农药化肥减量、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区。指导亳州市开展“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建成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等6个“十大皖药”(亳白芍)产业示范基地,亳州市沪谯药业有限公司等2个“十大皖药”(丹皮)产业示范基地。以充分发挥中药材自身品质特性,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均一、稳定为目标,总结形成了道地药材“四统一”生产技术模式,制定了天花粉(瓜蒌根)、玄参、菊花等道地药材高效栽培技术方案。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成立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会同相关科研院所,开展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编印《亳州大宗药材栽培技术手册》和《亳州市中药材绿色种植技术标准导则》发放种植主体,提升中药材科学种植水平。  

  四是强化监管,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近年来,我省积极运用射频识别(RFID)、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完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建设,引导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进驻平台、联结入网,强化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2022年底,省追溯平台药材类企业共1485家,较2021年新增1177家。生成溯源码34.61万个,较2021年新增27.83万个。开展土壤监测和质量检测,共采集土壤样品288个,食用农产品样品353个,检测铬、镉、铅、砷、汞等5种重金共计3270项次,检测结果全部在安全值范围内。对亳州市种植的白芍、牡丹、亳菊等13个大宗道地药材品种抽取样品,委托第三方检测中心开展了农药、重金属残留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下一步,我省将坚决贯彻落实全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大会精神,按照《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举措》《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文件要求,抓好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工作,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落实落细。  

  感谢您对安徽中药材产业的关心与支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  

  联系电话:0551-62677830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7月20日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8949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