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376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3-09-05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庄小林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新一轮机构改革以来,省农业农村、水利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持续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田灌溉、排涝等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  

  一、关于“提升水利建设工作理念”。省农业农村厅认真履行农田建设管理职责,主动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水资源利用等规划,牵头组织编制《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后印发实施。指导督促各地根据区域水土资源条件,按流域或连片区域将规划落实到项目、确定到地块,坚持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加强灌溉水源、灌溉及排水渠道、田间道路等协调配套,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健全完善农田水利排、灌体系。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动接受项目区群众和基层政府部门监督,做到前期规划因地制宜,设计过程农户参与,建设环节群众监督,力争把高标准农田建成农民满意的民生工程。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择优确定具有相应资质机构承担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编制初步设计前,召集村民代表对拟建项目工程进行排查,列出拟建项目工程清单。编制初步设计时,督促设计人员深入实地勘察测量,与镇村干部会商确定拟建工程布局、规格、数量。初步设计成稿后,召开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交通、水利、电力等相关单位,项目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会议,对初步设计进行讨论审核、修改完善。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及时组织初步设计评审,严把项目评审关,确保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工程技术等符合政策规定和实际要求。  

  二、关于“完善农村水利体系”。对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要求,立足实际需要,合理布局塘坝、围堰、机井、电灌站、衬砌渠道、排水沟等水源、灌溉及排水工程,配套完善节制闸、涵洞等渠系建筑物,做到设施完善、水系畅通、灌排有序、节水高效,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去年,省农业农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主动会同省水利厅完成全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普查、现场核查工作,基本摸清我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和问题短板。根据普查结果,会同省水利厅、省财政厅,拟定全省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结合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等项目建设,健全完善从水源到田间、田间到沟渠的灌排体系。督促指导市县结合实际,依据省级实施方案和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计划在去冬今春,通过清淤、护砌等措施,计划清淤改造排水大沟357千米、清淤改造渠系1m³/s以下1.46万千米,新建及改造节制闸等渠系建筑物6.22万座,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2022 年,省水利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续建 89 个、新开工 32 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启动 2 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  

  三、关于“大力倡导地表水灌溉”。按照“引得来、蓄得住、用得上”原则,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计,通过调水拦蓄、建设提升泵站、完善水利设施等一系列措施,最大效用利用地表水。一是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增强蓄水能力。通过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清淤当家塘,修建拦水堰坝及大中沟节制闸等,增加蓄水能力。2022年度,通过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清淤开挖当家塘堰1.03万个,修建拦水坝570座,节制闸1.45万个。二是加强灌溉工程建设,增强引提水能力。充分利用现有河渠闸涵,节节拦蓄,调配输水,通过新建提水泵站,建输水渠道管道,提升供水、输水能力,实现水系连联通,旱能灌、涝能排。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新建提水泵站961个,疏浚沟渠1.26万千米。  

  四、关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完善农田节约用水水利工程设施布局,巩固提升农业节水的物质基础。一是持续加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投入。2019年-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在保证亩均投资标准不降的基础上,每亩额外增加200元投资,加大田间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省水利厅下达资金 7805.8 万元主要用于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 二是配合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按照国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要求,配合发改、物价、水利等部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田间工程和用水计量基础条件。省水利厅完成 8 个国家级、13 个省级节水型灌区创建;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增改革实施面积 1505.8万亩,实施 1153 处计量设施建设。三是扎实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2022年,省水利厅实施 48 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 94 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1.08 亿斤。农业农村部下达我省高效节水灌溉任务30万亩,通过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工程建设,推广智能机电井、智能灌排、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特别是在亳州、芜湖等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探索开展“农牧结合、种养循环”肥水管网进农田实践,通过采用计量设备控制用水量和施肥量,实现了节水40%以上、节肥20%以上。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加快推进《安徽省现代水网规划》和《安
徽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谋划集水资源优化配置、
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等工程于一体的现代化水网体系。省农业农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多种粮种好粮方案要求,接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感谢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农业综合开发局  

  联系电话:0551-62615373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19日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8947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