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当于“变”中砥砺前行

时间:2025-10-11     来源:     作者:景东县花山镇 周培怡

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技术迭代加速、发展格局重塑,“变”成为贯穿发展的常态。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实干始终是穿越变局的通行证,是书写幸福的笔墨纸砚。从历史深处的实业救国到新时代的创新突破,无数实践已然证明:唯有以实干为舟,在“变”中砥砺前行,才能抵达幸福的彼岸。

以思想之变明方向,让实干有“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基层党建的“实干”,从来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在顺应时代变革中校准方向、凝聚力量。过去,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等靠要”思维,面对新问题习惯用“老办法”,导致工作与群众需求“错位”。如今,基层党组织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把理论学习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让“实干”始终锚定“群众幸福”的目标。这种思想之变,更多体现在对“基层治理主体”的认知升级上,思想从“管理”转向“共治”,让实干有了更多伙伴,也让群众感受到“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的幸福。

以行动之变破难题,让实干有“力”。再好的蓝图,没有落实就是空谈。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扶贫干部扎根一线,将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疫情防控中,基层工作者夜以继日织密防护网,守护人民健康安全。如今,在农民面临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上,网络上涌现出了一批“村支书”“驻村书记”直播带货,党员干部们没有等政策、靠扶持,而是带头“闯路子”,解决了“销路难”的问题。这种打破思维定式,勇于探索新方法新路径的创新精神,才能破解传统发展模式难以逾越的障碍。

以服务之变暖民心,让实干有“温度”。群众的需求在“变”,从“吃饱穿暖”到“品质生活”,从“办事方便”到“服务贴心”。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唯有跟着群众需求“变”,才能让实干的成果真正暖到群众心坎上。这种“变”,是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上门”,从“一刀切”到“精准化”,让每一份服务都贴合群众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数字化发展,我们在推广通过手机APP办理年度认证等服务的同时,还保留了传统办理方式,到乡镇办事大厅认证,避免给老年人等群体造成”数字鸿沟”,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既跟上时代步伐,又照顾特殊需求,体现服务的包容性与人情味。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世界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但实干的精神始终是成功的不二法门。新时代的基层党建,正以“变”的智慧、“干”的担当,把一个个“民生难题”变成“幸福亮点”,用实干书写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