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新篇:沃野织锦绣 产业促振兴

时间:2025-11-18     来源:本网     作者:全国乡村振兴调研员彭兴芝

黔东南山水之间,丹寨县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在农业领域书写了令人瞩目的答卷。这里,传统农耕正与现代理念相融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产业图景。

图片1

特色产业,铸就发展基石

丹寨立足自然禀赋,精准布局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从“小而散”到“精而强”的跨越。

图片2

硒锌茶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打造出备受推崇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万亩生态茶园不仅构筑了绿色屏障,更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色产业”。从种植到加工,从品控到品牌,全产业链的精细化运作,让这片绿叶焕发出持久魅力。

图片3

图片4

蓝莓产业则展现出现代农业的深度与广度。从鲜果销售到精深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蓝莓酒、花青素等高附加值产品,让这颗小小浆果释放出巨大能量。种植基地与加工企业的协同发展,创造了“一颗蓝莓、多重价值”的产业典范。

图片5

生猪养殖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实现了传统养殖的现代化转型。智能化养殖场、生态循环模式,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又守护了绿水青山。“公司+农户”的创新机制,让养殖业成为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的稳定器。

农旅融合,激发乡村活力

丹寨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旅游开发巧妙结合。

图片6

万达非遗小镇作为展示窗口,让农特产品与文化体验相得益彰。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品尝硒锌茶的醇香、体验蓝莓采摘的乐趣,更能感受到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以文促旅、以旅带农”的模式,让农产品完成了从“土特产”到“文化伴手礼”的价值提升。

图片7

茶园观光、农事体验等特色项目,将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这种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旅游业态,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一产引流、三产增值”的良性循环。

结语

丹寨的农业变革,是一场关于土地与希望的生动实践。通过特色产业的精准培育、农旅融合的创新探索,这片土地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茶叶的清香、蓝莓的甘甜、乡村旅游的欢声笑语,共同编织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这些产业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丹寨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注: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王江南

校审:梁露露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