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04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2-10-09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民进安徽省委: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加快数字化农产品基地建设激发源头活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对于推进我省数字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在全省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将数字赋“农”行动作为科技强农六大行动之一,开展数字农业工厂创建,推动农业数字化基地建设,推动互联网赋能农业产销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数字化科技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育,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一是加快“数字皖农”建设,提升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出台《加快“数字皖农”建设若干措施》,提出了推进生产数字化构建、经营数字化增效、管理数字化升级、服务数字化延伸、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及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和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10项具体措施。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显示,我省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达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其中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达到41.6%,高于全国19.1个百分点,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二,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安徽正成为数字农业创新高地。  

  二是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提升数字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动数字农业相关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参与制定了大棚作物水肥管理物联网技术标准规程、稻田共养生态物联网技术规程,加强标准宣贯和实际应用。组织开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基地等数字农业工厂创建,今年选择100个主体,以提升省级物联网示范点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环境自动监控、水肥药精准施用、饲料精准饲喂、病虫害智能测报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支持长丰等29个县(区)围绕特色产业开展数字农业建设。2021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布活动在我省芜湖市举行。组织各地及有关科研院所申报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分中心、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中联农机、新源农业、现代牧业、合肥周谷堆入选2021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三是打造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销全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5+8”试点,在砀山、长丰、金寨、歙县、桐城5县(市)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推动种业、生猪、稻米、水产、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8个产业建设农业产业互联网。广泛征集政、产、学、研、用、金等领域专家,建设省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和农业产业互联网专家库。5月26日,我厅联合中科院合肥智慧农业谷、安徽农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安徽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等家单位成立数字皖农科技创新联盟,针对目前数字农业发展智能感知设备数据采集、动植物全生命周期生长调控模型、智能设备应用三大短板开展协作攻关、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探索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抓好砀山、金寨、颍上等国家试点县建设工作,支持长丰等18个县开展省级试点,支持引导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推动电商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品牌,实行生产加工、流通销售、质量监管全程数字化管理,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推动知名、大型电商平台与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对接,让更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带动农民增收。2021年全省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850亿元。  

  四是加强涉农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加大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农业数字化人才培育,支持安徽农业大学等涉农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提升专业内涵,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注重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管理、专业、应用人才均衡储备,加强青年农场主、新兴职业农民、返乡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数字技术培训,加强生物技术、农机化、加工等共性人才培育,培养一批懂生产、会应用的数字乡村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鼓励支持涉农人群参加高职扩招,大力吸引并培育信息时代“新农人”,激发乡村持久发展的内生动力。2019-2021年,我省高职扩招专项招生实际录取农民工14834人,新型职业农民12786人,占高职扩招录取总人数的10%。  

  五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数字皖农”建设若干措施》强调,加强要素保障,统筹整合涉农财政资金,把支持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纳入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投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农业智能感知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完善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物流企业自有或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降低部分物流车辆车船税标准。相继出台《安徽省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印发实施活体资产抵押贷款业务若干意见的通知》《安徽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等金融惠农政策文件。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建立中小微企业与农村信用专题数据库,面对广大农村信用主体提供信贷服务,推动产业链资金畅通。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增”行动方案的实施,落实数字赋能行动工作任务,拓展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一是开展农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服务,与农业互联网企业或农业信息化应用基础较好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建立联系帮扶制度,帮助做好技术、政策、信息咨询等工作。二是发挥我省各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平台载体作用,探索多样化合作方式,共同研究和设计科研项目,集聚优势、集合力量、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科技“卡脖子”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抓实数字农业工厂建设和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推广,2022年建设数字农业工厂100个。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集成应用,打造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乡村治理等不同类型场景,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向全省推广,年底全省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总数达到1200个。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涉农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指导高等院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引导并支持涉农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为加快数字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助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感谢贵党派对我省“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  

  联系电话:0551-62638067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6月27日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4702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