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家庭工坊全面开花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12-23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为进一步破解山区村镇产业薄弱、增收路窄、劳动力闲置等问题,莒县以寨里河镇为试点,聚力引导企业、商户、合作社到村建立家庭工坊,架起群众家门口的增收致富桥。目前,全县共建成家庭工坊335家,为农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800余个,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

  一镇一策。各乡镇街道立足资源禀赋、土地人口等发展要素,“一镇一策”发展家庭工坊。通过公开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深挖区域企业、专业合作社、域外乡贤资源,采取“回租倒包”形式开发利用等方式,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新路子。上麻峪子村莒家手工劳务合作社对全村的劳动力建立劳务档案和人才库,入社村民通过技能培训后在家对工厂的订单进行来料加工,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不仅解决了1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5万多元。

  村企共赢。将产业项目作为推动家庭工坊建设的“长效引擎”,聚焦产业链条布局深化村企共建。全县成立产品研发孵化中心21处,对产品进行研发升级,与企业合作开展机器下乡、设备进村,通过培训入户、技能到人,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让家庭工坊持续获得新订单。为扩大产品销路,孵化中心及各乡镇街道新村内分别成立“网红直播间”,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对特色产品进行直播推介,开辟增收渠道。目前,全县已有2500余人次通过孵化中心培训,参与“网红直播间”工作,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

  党建联建。探索“党建联建+专业合作社”“党建联建+龙头公司”等新模式,组建集约化、联合式家庭工坊,抱团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针对发展相对较弱村面临的问题,实施强村带弱村共商联建、企业出技术结对发展等方式,以强村强企带动区块整体提升。寨里河镇多次组织村民赴山东晨韵文化手绘艺术馆、日照农民画基地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提高创办家庭工坊的积极性,并招引毛绒玩具厂等3个配套产业项目,为家庭工坊提供订单保障。同时对符合条件入驻孵化中心的创业项目享受免房租、免水电费等优惠政策。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tzl/rdzt/tpgj/sxjl/202212/t20221221_41968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