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象的发生特点

时间:2023-03-1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国内各地均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豆粒内、仓库角落及包装物缝隙中越冬,少数在田间作物的残株、杂草或砖石下越冬。翌春3月中旬或4月上旬越冬成虫飞入蚕豆地,3月底~4月初出现成虫活动高峰并开始产卵,在同一地块的蚕豆豆粒上,蚕豆象的卵粒呈均匀分布,其产卵期常与蚕豆结荚期相吻合,卵多散产于豆枝中下部的11-20天的嫩荚上,每荚产卵1~5粒,多的可达20粒,每雌一生能产卵35~40粒左右。卵期7~12天。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荚鲜豆粒内取食为害,初孵幼虫的蛀入孔很小,在鲜食蚕豆表面留有针尖状的黑褐色小点,幼虫期96~133天,5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幼虫发生盛期,8月中旬开始化蛹,8月为化蛹盛期,蛹期5~12天。8月上旬至9月下旬成虫羽化,但不离开豆粒,即在其内越冬,如遇惊扰可爬出豆粒飞至角落缝隙处越冬。成虫寿命可达230天左右。蚕豆象抗逆力强,可耐饥4~5个月,在冷水中浸16天,仍能存活。蚕豆象以幼虫蛀食蚕豆豆粒,将豆粒蛀食成空洞,影响产量和品质,若蚕豆胚部受害或单个豆粒上有多个羽化孔时,还影响其发芽,间接影响下一年产量,幼虫随豆入仓,继续在豆粒内取食,可造成严重损失。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hdjl/znwd/njzsk/t1599298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