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65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3-06-30     来源: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265号建议的答复

   

  熊兆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六盘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六盘水市符合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大农业现代化基金支持力度”建议

  我厅积极支持六盘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至2022年累计安排六盘水市建设任务50.44万亩,下达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75959万元,重点完善农田灌溉与排水、田块整治、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等基础建设。根据耕地资源、粮食产量和2022年度考核结果等因素,2023年安排六盘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2.5万亩。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粮油生产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作为“六大工程”之首,鼓励各地积极拓宽渠道多元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投入。一是用足补助资金。在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省级积极承担地方财政支出责任,按中央和省级合计每亩1500元予以补齐。2019年至2022年,中央下达我省补助资金89.49亿元,省级安排42.34亿元。二是用好涉农资金。鼓励县(市、区)按“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原则,统筹整合水利建设、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烟田建设等涉农资金集中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财政投入力度,有效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三是用活金融资金。联合省农发行出台《关于积极利用政策性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的意见》,建立“共审、共建、共管”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县在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前提下,按“整县设计、市场运作、以田养田”思路,运用项目新增耕地、“旱改水”等指标收益撬动金融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四是用好专项基金。2021年设立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以来,全省共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投放基金5.55亿元。其中支持六盘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个,投放基金3.98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18万亩,已建成14万亩。

  二、关于“对六盘水市高建议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给予倾斜”建议

  目前我省新增专项债务限额主要通过因素法进行分配,具体项目由各市县在省级分配下达的专项债务额度内自主安排确定。自2020年以来,已累计分配六盘水市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25.26亿元,用于支持六盘水市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2023年六盘水市共有“六枝特区202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水城区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六枝特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个项目经财政部审核通过纳入2023年专项债券需求库,2023年专项债券资金需求合计4.81亿元。

  下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支持六盘水市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指导符合条件的项目金融融资、申报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健全管护措施,努力构建高标准建、高标准管、高标准用的农田建设新格局。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21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余凯;联系电话:13648514545)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ztzl/jytagkzl/jy/202306/t20230630_806053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