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畜牧所畜禽疫病防控创新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JBM》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4-06-28     来源: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市农科院畜牧所在猪德尔塔冠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解析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近日,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2) 在线发表,题目为《Novel interacting proteins identified by tandem affinity purifica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y associated with IFITM3 protein during PDCoV infection》。市农科院畜牧所李程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鄢明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是一种新的全球性猪腹泻病病原。于2012年在香港首次检出,随后迅速蔓延至多个国家。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包括腹泻、脱水、反复呕吐和仔猪死亡,新生仔猪死亡率可达到40%以上。因此,抗病毒药物的挖掘对该病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课题组前期通过对20种干扰素刺激基因的siRNA干扰试验,筛选到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为针对PDCoV的有效抗病毒蛋白。利用Flag-His-TAP串联亲和纯化的方法获得IFITM3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应用蛋白质谱分析鉴定已知的和全新的候选IFITM3结合蛋白449个,通过激光共聚焦和免疫共沉淀试验证明IFITM3与Rab9a蛋白存在特异性互作,揭示了 IFITM3调控PDCoV复制的分子细节。该研究拓展了IFITM3的蛋白互作网络,为揭示IFITM3抗病毒机制奠定了基础。

  

  

  Flag-His-TAP串联亲和纯化流程示意图

  

  

  蛋白互作网络图

  上述研究依托天津市畜禽分子育种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该研究得到了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3JCQNJC01090),天津市农业科学青年科研人员创新研究与实验项目(202201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院级统筹项目,天津市农委重大推广项目(ITTPRS2021003),畜禽种质资源创新及高效繁育技术研究(2023ZYCX011)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SY0/XWDT152013/XYDT152014/202406/t20240628_66637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