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小麦科研团队联合观摩培训力促产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4-07-19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为全面完成2024年度小麦育种联合攻关和小麦产业体系各项任务,7月8日至15日,内蒙古自治区小麦育种联合攻关与内蒙古自治区小麦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举办观摩培训及中期总结会,采取现场检查和材料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对今年育种攻关和体系各团队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7月9日上午,育种攻关首席闫文芝研究员和小麦产业体系首席连万权研究员带领团队深入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园子渠试验站检查,其中在中国农业大学彭慧茹教授团队协助下完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抗赤霉病、抗白粉病基因,EMS诱变、辐射诱变等育种新技术的应用引起大家的重视,为自治区春小麦育种提供了更多有效途径;随后,一行人来到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杭锦后旗陕坝镇试验站,考察了200亩原种基地的建设和巴麦13、巴麦19、粮春1758等品种的示范展示。

  7月9日下午,团队考察了临河区狼山镇小麦万亩示范片和小麦看禾选种平台建设情况,巴麦13等品种的大面积示范田长势良好,将进入联合测产阶段。

  7月10日上午,观摩团队深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实地考察“优异春小麦种质资源引进鉴定和创新研究”以及“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等工作落实情况,重点查看了资源圃、特色亲本材料和优质新品系的田间长势,目前各项试验已进入收获阶段。

  7月10日下午,团队一行来到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小麦试验基地,观看了种质资源鉴定圃,并重点考察了植保和栽培岗位专家在当地落实的各项试验,包括不同类型保水剂对旱作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药剂拌种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研究、除草剂品种筛选及施用方式研究等,各位专家现场讨论了试验效果和下一步试验开展方向。

  7月11日上午,在两位首席的带领下,观摩团队到达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位于喀喇沁旗西桥镇的小麦试验基地,项目主持人谭丽萍向首席及各位专家具体介绍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和试验进展情况。各位专家现场查看了资源鉴定圃、杂交后代选种圃、新品系鉴定等育种重点任务,并现场给出很多建设性意见。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汉宇的引导下团队参观了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西桥试验基地,并详细介绍了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的整体科研工作情况。

  7月12日下午,团队深入呼伦贝尔市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有限公司农林试验站,重点检查了小麦种质资源多点鉴定试验,并观摩华垦种业的华垦麦原种田和新品种大面积示范田。

  7月13日上午,观摩团队来到呼伦贝尔农垦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查看了呼伦贝尔综合试验站在农场试验田落实的种质资源鉴定圃、小麦赤霉病防治试验、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试验、除草剂品种筛选及施用方式研究等试验的进展情况。

  7月13日下午,在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各小麦育种攻关子课题主持人以及小麦产业体系各岗位专家、站长进行2024年中期工作总结汇报。会中,各位专家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生态区域的春小麦育种、栽培技术配套、病虫害防治措施、全产业链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最后两位首席对各自团队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7月14日下午,观摩团队深入兴安盟索伦牧场,重点考察了旱地新品种引进鉴定试验、旱地小麦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方,随后观看了蒙紫麦1号、蒙紫麦2号、龙麦96等品种的大面积展示田。

  本次小麦育种联合攻关与小麦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联合检查圆满完成,不仅摸清了各试验站任务落实情况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还充分调研了自治区春小麦各主产区的育种和生产情况,并组织团队中育种、栽培和植保等领域专家现场给出针对性意见,为各试验站的种质资源引进、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配套等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向日葵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谭丽萍研究员、团队成员薛伟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407/t20240717_25435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