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双河乡240亩大黄喜丰收 群众脸上笑开颜

时间:2024-08-02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近日,城口县双河乡硝水坝村的老百姓迎来了“城八味”之一的大黄丰收。

  硝水坝村采取“国储林+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带领农户种植大黄240亩。通过3年的生长,今年迎来了大丰收。30多名群众集中采挖近半个月,360余吨大黄沿道路两旁堆积如山。得益于大巴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的大黄品质优异,早在收获前,就已经被湖北恩施的中药材加工厂商订购,每天5—6辆货车直接开进大黄基地,大家忙着装车,热闹非凡。看着一辆辆货车满满当当地运输着大黄,现场群众脸上堆满了笑容。

  “双河大黄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区,雨水充沛、土质肥沃、自然环境良好,种出的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市场需求大、销售前景好,当初我们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发动群众一起种植大黄的。”硝水坝村渝桂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道,“按照今年的价格,360余吨大黄可销售108万元左右,除去成本,能够实现纯收益60余万元;光是日常管护用工,带动当地村民80余名在家劳动力人均劳务增收3000元以上。明年我们村将继续发展大黄产业,达到500亩左右的规模。”

  据了解,中药材产业是双河乡药农实现增收的产业之一,该乡借助林地资源和生态优势,采取“市场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大户+农户”“市场主体+合作社+农户”方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全乡有300余户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目前道地中药材在地面积2800余亩,其中大黄400余亩,箭叶淫羊藿200余亩,云木香200余亩,党参500余亩,独活1500余亩,全乡中药材年产值400万元以上,每年能带动药农户均增收15000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大巴山药谷’的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重点围绕‘城八味’推广品种,大力发展大黄、箭叶淫羊藿、独活、云木香等中药材,持续扩大全乡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双河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向兵、陈中郡、朱国松)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407/t20240731_134430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