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县王村镇“八个好” 抓好基本农田高标准建设

时间:2024-08-09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井研县王村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认真践行“八个好”工作法,建成高标准农田3.03万亩,高标建改面积占比达68.8%,经验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四川日报》《乐山日报》等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一、落实八好

  (一)把政策掌握好。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分层分类组织镇村干部、党员、群众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定期组织学习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引导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重要意义,充分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条件和要求,坚定建设信心、发展决心。

  (二)把专班组建好。抽选7名基层经验丰富、群众基础较好的镇村干部,组建王村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专班,全脱产全身心开展工作,并实现建前、建中、建后全过程参与。每周组织召开高标建设专题“碰头”会,全面总结工作、及时梳理问题、会商解决办法,高效推进高标建设项目。

  (三)把项目规划好。镇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田间地头:会同设计单位、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逐村、逐图斑、逐点位实地勘察规划,集体研究确定初步设计方案。特别注重项目规划的落地见效问题,主动邀请相关部门对拟建项目进行严格核查,充分论证,保证高标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

  (四)把群众动员好。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赴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等地学习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分村、分组召开决议会、坝坝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动员党员和村民代表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利好政策,凝聚广泛共识。在历年高标项目建设过程中,王村镇均未发生群众上访、群众阻工现象,建设进程始终平稳有序。

  (五)把业主招引好。超前谋划开展业主招引工作,通过召开业主招引大会、赴邛崃等地实地洽谈等方式,提前对接好种植经验丰富的优质业主,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随后引导业主参与到项目规划和工程施工当中,确保项目实施的精准性和合理性,极大化满足业主种植需求,降低业主后续生产、管护成本,为业主经营、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六)把质量监督好。强化过程管理,联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业主单位、主管单位、属地单位,各司其职履行质量监管责任,发动村级义务监督员参与质量监督,实现项目建设监管全方位、全过程和全覆盖。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验收机制,逐级逐项对标对表严格验收。近年来,王村镇高标项目建设质量验收始终保持100%通过。

  (七)把管护落实好。严格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总体原则,建立镇、村、业主、群众“四级责任体系”,制发《王村镇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制度》,压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每月一巡”责任,“村两委”落实公共运行维护经费保障责任,受益业主落实运维管护主体责任,村民志愿小组落实管护情况排查责任,确保建成一亩就管好一亩、用好一亩。

  (八)把资金整合好。始终坚持“项目跟着高标走、要素围着高标转”的工作导向,充分整合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项目资金,同高标项目互促互补、整体推进。坚持每年把项目和资金集中在一个村重点打造,计划用6年时间打造6个精品村。现已打造出磨池村、五农村2个精品村,2024年计划重点打造集体村。

  二、成效明显

  (一)农业转型明显加快。高标准农田的高标准实施,灌排和农机道路体系更加完善,从整地播种到施肥打药,再到收割烘干,高标建改核心区均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灌溉能力达95%以上,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在实现高效农业上跨出关键一步。

  (二)粮食产能明显提升。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小田变成了大田,极大改善了耕作条件,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据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现场测算,王村镇五农村高标准农田核心区水稻产量为1478斤/亩,比高标建设前增长了346斤/亩,增长率超过30%,实现了高产高效。

  (三)群众收益明显增长。土地大面积流转后,王村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加速发展,土地价值得以持续稳定高效产出。一年来,仅在高标项目建改区的五农村,农户通过流转土地收益租金52.3万元,领取务工工资49.6万元,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20400元。

  三、经验启示

  (一)科学规划是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所建设区域农田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通过详细的土地勘察和数据分析,确定适宜的农田布局、灌溉排水系统、道路网络等,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要拓展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坚持“结果导向”,提前把业主引进项目参与设计与施工,增加规划的专业性和前瞻性。

  (二)群众满意是根本。高标准农田建设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要积极做好农民思想工作,凝聚广大群众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鼓励农民参与到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监督中来。要坚持为人民代言,积极主动为农民争取更大利益,使项目真正符合农民的生产实际和利益诉求。

  (三)长护长效是关键。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加强对农田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要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与服务,及时了解业主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业主在当地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业主营造良好的创业兴业环境,确保高标农田设施长期发挥效益,保障业主和农民群众可持续得利。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8/9/d2843c3a82794d3a8eb87f36d491b32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