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加快发展庭院经济有力有效促进农牧民增收

时间:2024-08-3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兴安盟正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引导农牧户利用家庭院落、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以蓬勃之势加快发展庭院经济,为农牧民增收开辟新路径,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年初以来,以市场导向、因地制宜,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示范带动、梯次培育为原则,以拓展农牧民增收为目的,先后印发了《兴安盟2024年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实施方案》和《兴安盟乡村庭院经济“百乡千村万院”行动方案》,明确了庭院经济的支持方向、重点领域、支持政策、实施步骤和目标任务,各旗县市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庭院经济发展产业类型,制定了奖补规则和标准。2024年,全盟计划安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财政资金9708.8万元,力争发展一批庭院特色种植业、一批庭院特色养殖业、一批庭院设施渔业、一批庭院特色手工业、一批庭院特色休闲旅游业、一批庭院生产生活服务业,探索一批庭院经济发展路径,以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努力将“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持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截至目前,全盟已在431个嘎查村发展庭院经济,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村106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村43个),重点发展了庭院水稻、小米、紫皮蒜、鲜食玉米、冷棚蔬菜水果、果树、中草药及牛、羊、禽等适合本地产业,全盟庭院经济覆盖农牧户达到27869户(其中脱贫户监测户11420户),已完成按照一般户最高补贴10万元、脱贫户监测户最高补贴12万元的标准对实施庭院经济项目农牧户支付奖补资金4215.87万元。并已提炼总结出突泉县庭院经济“五化工作法”(区域化、菜单化、产业化、品牌化、长效化)模式、扎赉特旗庭院经济“市场主体带动”模式、科右前旗庭院产品“订单回收”模式、科右中旗庭院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及乌兰浩特市庭院经济“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种养能手+农牧户”发展模式等若干种可复制、可推广典型模式。这些示范村以其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激励着更多的农牧民积极参与庭院经济发展,共同迈向富裕之路。

  

  

  

      2024年4月,兴安盟成功承办全区乡村庭院经济“百乡千村万院”行动现场推进会,突泉县作为全区乡村庭院经济发展样板作了典型发言。这不仅是对兴安盟庭院经济发展的高度认可,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庭院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为全区乃至全国的庭院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xam/202408/t20240829_25655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