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 绵阳177万亩水稻收割进行时

时间:2024-09-07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割稻、脱粒、入仓……连日来,绵阳各地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抢抓农时、开镰收割,到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稻浪翻滚,满目金黄。9月4日,在三台金石镇明朗村,两台现代化收割机穿梭在水稻种植户张红英的水稻田中,成熟的稻穗被吞进机器,吐出粒粒饱满的稻谷。稻田旁还有卡车在待命,将收获的稻谷迅速运往烘干房。

  张红英站在田埂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作业方式,到如今水稻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种粮之路越走越宽。2022年,张红英流转200亩地,与三台农业龙头公司签订了水稻种植收购协议,实现了从种到收“公司+农户”一条龙服务。

  “现在水稻的耕种、植保、收割、烘干都用上了农机,简直不操心!”张红英说,不仅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益也更好了。今年她的200亩稻田预计收12万公斤水稻,按照台沃公司的协议收购价每公斤2.24元,预计毛收入26万余元。

  金石镇在三台素有“如画翠湖、粮仓金石”的美誉,今年全镇种植水稻1.8万亩,拥有农机合作社5家,流转承包超过50亩的种粮大户54户,目前陆续进入收割期。为保证水稻颗粒归仓,该镇8月下旬组织了5家农机专合社及主体自有收割机50余台,采取优先散户和小规模种植户后大户的原则,推进水稻抢收工作,预计在本月下旬全面完成收割。

  金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温元辉表示,通过选择优质品种、科学播种、合理密植、精准施肥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配合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不仅让农户的收入提高了,也高质量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来,绵阳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生产目标,紧抓耕地保护和种业两个关键,先后推出了粮食安全工作措施,把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镇村,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牢牢稳住人民群众的“米袋子”。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情调度数据显示,全市2024年水稻共播栽177.17万亩,较上年增加1.28万亩;预计单产534.83公斤/亩,较上年增加10.11公斤/亩;预计总产能达到94.76万吨,较上年增加2.47万吨。

  当前正值水稻成熟收获期,各地根据生产实际,陆续收获水稻40万亩左右,预计本月中下旬能完成收获。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9/6/851cdecdf0e74dc4ae61f1ef9532b94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