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壮大乡村经济网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6-1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横州市坚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战略,发挥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深入挖掘自然资源,重点发展新型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创建高效益、高质量、高效率的乡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创建高效益联结机制。一是村企联结。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活动,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或农户合作。通过要素优化配置、生产专业分工、收益共同分享,建立健强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企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与联建村土地、劳动力资源深度融合,全面推广“企业+村民合作社+基地+农户(脱贫户)”模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实现飞跃或转型,实现村企共同增收、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石塘镇石塘社区的鑫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旗下子公司广西喜乐食品有限公司在此模式运营下,辐射带动石塘镇1000农户种植甜玉米10000多亩,每年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同时带动社会劳动就业100多人。二是人才联结。开展“四新”培育活动,同时推行“订单式”培训,培育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实施“花乡返乡创业人才”工程,开展返乡创业能人培养计划,创建乡贤协会、乡贤联盟、回乡创业联盟等平台,吸引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通过“新”人才带动引领农户发展,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血液。自2019年以来,横州市每年培育新村干100名以上、新乡贤100名以上、新农民1000名以上,吸引30多名横州籍区内外优秀大学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就业。三是项目驱动产业。坚持“项目为王”,结合市场需求,建立扶贫项目产业园,积极主动谋划农村产业发展。加强政府部门在其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资金、政策支持,不断发展村集体项目,带动农村产业持续不断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2021年,我市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的8000多万元用于发展产业项目,其中产业提升项目111个,运营性产业项目86个,运营性产业项目中有60个是和企业合作,目前大部分都已经获得收益。

  二、打造高质量产业链。一是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为适应市场需求,横州市农产品生产以茉莉花、甜玉米、桑蚕为重点,集中在校椅、云表等乡镇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健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生产体系,以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水平,统一种植、养殖技术标准,统一产品标准,统一技术培训,推动特色种植养殖向标准化、集约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从源头上在各环节中提高农业产业链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质量;积极推动各项国内、国际标准化认证。聚焦优势重点产业,推动香港绿色标志、欧盟标准、马德里国际商标认证工作,在扩大市场的同时严把农产品质量关。截止至2021年末,横州市行业专家、精英团队共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牵头制定广西地方标准16项,广西团体标准1项。据不完全统计,现横州市有15个产品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39家企业获得85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横州茉莉花茶”成功通过欧盟、马德里国际商标、香港绿色标志认证。二是高效种植。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优选优育为培育导向,围绕“互联网+”、“控肥增效”不断改进茉莉花、水稻、土鸡等优势产业的种养技术,做到“最优”种植品种、“最适”种植规模、“最佳”耕种模式、“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并从中总结出了茉莉花“数字调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稻—灯—油菜、绿肥”、“稻—鸭—油菜、绿肥”、“稻+灯+荷花鱼”等绿色高效种养模式。三是挖掘高赋值农产品。开放思维,充分挖掘农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断提高农产品深、精加工水平,使产业链向更好、更深处发展。2021年全市茉莉花种植面积约12.5万亩,年产茉莉鲜花达10.2万吨,鲜花产值达24.5亿元。以茉莉花为基础,构建出产业链“1+9”(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产值达4.3亿元;带动交通、餐饮、住宿、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得到恢复,产值22亿元,全市茉莉花(茶)产业综合年产值达到143.8亿元。

  三、创建高效率电商服务体系。一是通网点。依托政策出台和财务支持,制定《横县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构建市、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物流服务体系,打通了“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通道。截止至2022年1月,我市物流服务已辐射233个村点,快递服务费用处于全区县域较低水平。二是搭平台。各大电商巨头进驻布局的基础上,抓住各式网络销售节日的氛围,打造多元化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发展平台。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构建从田地到餐桌全新的销售链接,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助推传统农业转型。三是强人才。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优势,积极引进优秀电商人才,借力盘活地方资源发展电商产业。推动校企合作,加强与高等职业学校在电商产业应用、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分级培育“红色电商人才”。2016年以来,共对市、乡、村三级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党员群众等进行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累计超过24000人;引进阿里巴巴淘宝大学合作建立广西第一个淘宝大学培训基地,开展实操培训累计超过6000人。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119868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