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新农旅产业大融合为乡村振兴搭上“快班车”

时间:2022-06-1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以城市带动农村,以产业融合加快乡村振兴,这是横州市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市乡村振兴农旅产业就紧紧围绕着“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的生态发展理念,依托横州市的自然山水、田园乡村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辖区内乡村的生态、旅游、文化价值,在全国疫情形势下严防死守走出了一条独具“茉莉花之乡”的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当今社会经济大融合,旅游业从产业融合到全域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底蕴的挖掘,全域发展延伸到城乡融合,各行各业不断涌现新理念、新思路,让山间田野里的汗水变成一个诗情画意的富足之地。

  一、依托特色农业打造产业园,辐射周边产业。花香四溢,遍野绿树繁花,蝴蝶轻舞枝头,一对新人正欢笑相拥在花田里拍着婚纱照,此一番美景是中华茉莉园的常常上演的浪漫爱情剧。“中华茉莉园”是横州市作为中国茉莉花之乡的一个缩影,位于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地处南宁至兴业高速公路横州市校椅出口至横州市城区二级公路旁,交通便利,规划总占地面积1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200亩,是按照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规格规划和建设,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分为茉莉花品种展示区、茉莉花游乐区、茉莉湖生态湿地观光区、茉莉花养生休闲度假区、茉莉花产品加工区、茉莉花商贸购物区等6个区域,集生产、加工、科研、文化、观光和旅游于一体。在中华茉莉园附近,有北京张一元入驻,石井村建设有茉莉花市场、特色旅游街道。

  通过“中华茉莉园”建设,引导公司参与农户以地参股,统一进行茉莉花无公害、有机茉莉花种植,辐射带动、推动横州市花茶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带动周边乡村振兴发展。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华茉莉园每年接待游客80万余人次,带动了本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农民增加月收入2000元以上,附近的石井村在2021年11月10日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二、依托本地民族特色,创新文化融合产业形成新农文旅。横州市校椅镇榃僧村建村已有190多年,村民皆是壮族,榃僧村村内传统民俗民居保存完好;也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壮族民俗风情及美食制作工艺、手工艺等,其中壮歌歌圩、簸箕粉荣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蹄糕、壮锦编织荣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多方筹措资金投入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文化广场、球场等娱乐设施,硬化村内主干道;做好全村规划建设,形成集“壮民族风情村”、“农家乐”、“农业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对环村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建设生态停车场、休闲广场进行规划;把48套比较完整地具有壮族特色的古典民居进行修缮、改造,形成特色旅馆;打造了村面池塘休闲带,建设环村自行车骑行道、赏花步道,生态小菜园,小果园,小鱼塘,让前来旅游的游客体验田园乐趣、垂钓乐趣;建设了村史室,展示村中特色壮文化和壮服饰。榃僧村每年依托各类节庆活动开展壮族传统服饰展、壮族山歌对唱、传统壮锦纺织工艺表演、美食制作等民俗活动,一年吸引游客约5万人次,往来客人对青桐玉米之乡有了新的认识,吸引了众多老板到当地采购农民收获的甜玉米、辣椒、豌豆角等经济农作物,5年来榃僧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从9000元多上升到16800元。除此之外,由于旅游事业的开展,村民参与排练、展示、表演等活动,大大丰富了农民农作之余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幸福感。

  三、依托工业凝聚周边农副产业,形成资源整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推动工业,现在转为工业带动农业。农业是横州市的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横州市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横州市茶业、花茶企业也是横州市的特色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了茶业、茉莉花种植。产业大融合背景下,横州市茶企业将乡村上美丽的茶山风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制茶工艺等资源有机结合,把山野变成休闲山庄,把乡村打造成城镇居民娱乐休闲的自然之乐,把茶叶加工而成的农副产品当做旅游纪念品、伴手礼销售出去。茶业种植业、茶业加工生产和旅游休闲农庄多产业融合,即使茶企业实现产业夸域发展,为茶业品牌注入新活力,也从侧面为乡村建设发展提供便利,当前回归乡村,为乡村修路、增加现代化设施、增加就业岗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人民无需外出就既能兼顾家庭生产,又可以从事社会工作。

  当今社会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大一体,善于融会贯通、创新思路、另辟蹊径才是当下发展主流。文化是软实力,将文化注入品牌,以产业形成链条,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域旅游其实也是全产业联合发展,横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和人民积极努力配合创新发展,横州市乡村振兴坚持做好也必将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越来越好。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119867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