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重任 硬措施 多产粮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时间:2022-06-1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走进上林县大丰镇云陆庄,172亩“稻渔共生”生态循环种养示范基地里,稻田成方成块,禾苗茁壮成长,鱼儿戏水欢腾。“秧苗全部来自本地育秧厂,现在长势很不错,今年收成肯定差不了。”看着绿油油的禾苗,基地负责人陆茴香笑开了花。

  当前,上林县正在实施的“稻渔共作”综合种养项目21个,占地面积5648亩,完成示范基地建设5个。其中,不少种植户和陆茴香一样,就近选择从上林大米工厂化育秧项目基地购买秧苗。

  在上林大米工厂化育秧项目基地,一条自动化育秧生产线机器高效运转,播土、播种、洒水、盖土,只见一个个育秧盘从传输带上鱼贯而出。接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育秧盘移至育秧场地里进行催芽。

  秧好半年稻,苗好七分收。“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基地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强,每亩增产20%左右。”基地负责人宫建江表示,通过集约化、规模化育秧,不仅从源头严格控制“上林大米”品种,而且便于机械化栽插,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每亩节约用种、用工量折合100元左右。”

  目前,该基地还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可提供2万亩高标准秧苗。届时,上林县将通过以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基地为试点,以点带面,逐步面向全县提供优质水稻种苗,实现“上林大米”产量、品质大幅度提升。

  作为南宁市粮食主产区之一,上林县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扛在肩上。“作为县委书记,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推动解决好实际问题。”在今年上林县农村工作会议上,上林县委主要领导明确表态要求全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既要顾当前,更要看长远,切实推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地见效,不折不扣完成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任务,保证今年粮食产量只增不减。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加强春耕备耕,落实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扩大粮食新增面积,坚决完2022年播种面积52.143万亩,总产量16.984万吨的粮食生产任务;保障措施落实,加快实施大米全产业链项目,大力推进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落实好各类补贴政策,抓好粮食生产关键;加强沟通协调,补齐种粮基础设施短板,加强业务培训,制定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制定关于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科学合理利用耕地,全面排查和清理“非粮化”行为,保持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扎实开展耕地撂荒治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田长制度,加大农田管护力度,力争年内新增2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明确责任分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督查检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耕地保护“层层有人管”“级级有人抓”的工作格局。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2022年“稻渔共作”面积要达1万亩,提升农机装备应用水平,重点推进“上林大米”工厂化水稻育秧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发展设施大棚、智慧养殖场、储运保鲜冷库等,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计划,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培育工程,大力开展品牌营销推介。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大局稳;农民富,则经济强。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接下来,上林县将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实干惠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1198649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